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海洋歷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海洋歷史目錄1 一、「福爾摩沙」的來由2 二、航海發展歷史3 三、習俗傳說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一、「福爾摩沙」的來由十六世紀初,葡萄牙人的船隻在台灣附近海域活動,經過台灣時,覺得風景秀麗,令人印象深刻,就稱台灣為「福爾摩沙」,意思是「美麗之島」。 二、航海發展歷史十五世紀初期,由於造船技術的進步和羅盤的使用,使得海上的貿易活動蓬勃發展。例如:明朝的皇帝曾經多次派遣鄭和率船隊到海外宣揚國威,並加強與各國的貿易,先後到達南洋群島和印度洋一代,最遠還到達非洲的東岸。十七世紀初期,荷蘭人和西班牙人為了爭奪海上的勢力,先後在台...
白帶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帶魚科。體特長,兩側扁平,如同帶子,色銀白,無腹鰭。分布於紅海及印度到日本的海域。也稱為「白魚」、「帶魚」。
漂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漂浮流動。如:「冰山融化時,大塊的冰層會向四面的海域漂移。」
巴士海峽(Bashi Channel)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墾丁國家公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國第一座國家公園。東瀕太平洋,西臨臺灣海峽。陸域由西面龜山一帶沿海岸經貓鼻頭、南灣,東至鵝鑾鼻,北至佳樂水、九棚一帶;海域範圍由龜山至貓鼻頭、南灣、鵝鑾鼻至南仁灣間離海岸線一公里內的海域。全區共計三萬二千六百三十一公頃。設立於民國七十一年九月一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1)鮨科。上下頜無犬齒,後鼻孔為一垂直裂紋。體紅色,有許多黑眼斑。鰓蓋骨有二棘,常居岩礁區海域。(2)鱈魚的別稱。參見「鱈魚」條。
聖嬰現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經過秘魯赤道附近的中太平洋海域海水溫度突然上升的現象。聖嬰,本為天主之子,因為此種現象都出現在耶誕節前後,所以稱之。早期發生頻率為七至八年,但近幾年愈來愈頻繁,造成海洋表面溫度上升,對全球的天氣和氣流產生影響。
黃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海洋名。指鴨綠江口以南,長江口以北,朝鮮半島以西的海域。因受黃河影響,水域大多呈現黃色,故稱為「黃海」。
淺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低潮線至一百噚深的海域環境,約當低潮線至棚裂的海域環境。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