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鱸形目。身體呈紡錘形,背藍黑色,腹灰白色,吻尖長,尾鰭呈深叉形,游泳速度極快。鮪在世界上分布很廣,各個熱帶或溫帶海域都有牠們的蹤跡。
鯨豚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類的動物形狀大小不一,有的只有一公尺的海豚,也有大於25公尺的鯨魚。幾乎遍及全世界,從熱帶的溫暖海域到極地的冷水域都可以見到。這類動物約有80幾種左右,有兩種完全不同的進食方法,牠們利用鯨鬚濾魚或浮游生物進食,牠們在水中追捕獵物。海豚游泳速度很快,可達每小時40公里,而且牠們還喜歡嬉戲,能夠表演各種高難度動作,例如:快速躍出水面之類等等。海豚也以聰明和家庭關係密切著稱。(註2) 生長(註1)1. 和大多數哺乳一樣,鯨、海豚和鼠海豚都是胎生的。通常一次只懷一胎;通常尾部先生出來,通常會在靠近水面的水中生產。剛出生的鯨魚...
白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白鯨(beluga)1.1 體色變化1.2 可愛的白鯨表情1.3 關鍵字1.4 參考書目 白鯨(beluga)1. 這種小型的鯨魚是世界上唯一一種乳白色的鯨,牠長有鰭狀的肢,嘴的形狀好像鳥喙,有40顆牙齒。白鯨主要生活在北方冷水海域上,當成群白鯨在水面上休息時,就像一些小的浮冰。白鯨以甲殼動物和魚類為主要食物,但夏天,隨著冰塊的移動,牠們也會改變覓食場地。牠們大部分時間在海面或者淺海中活動,喜歡群居,而且能經常發出各種聲音,彼此間多以聲音保持聯繫,能夠發出尖叫聲、滴答聲等多種聲音,也因為白鯨在捕魚時會發出尖叫聲,...
珊瑚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造礁珊瑚和石灰質生物遺骸經長期堆積所構成的礁石。一般多形成於熱帶及亞熱帶的陸地邊緣水域。可分為裙礁、堡礁及環礁。[例]澳洲的大堡礁是有名的珊瑚礁海域,更是喜愛潛水者的樂園。
漁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一定時期內,某些魚類成群出現在一定海域,稱為「漁汛」,是沿海漁民捕魚的時期。「漁汛期」一般從清明到大暑為春夏汛,立秋到重陽為秋汛,重陽到年末為冬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硬首魚綱鮋目。體長,側扁。頭大,具硬棘,有毒性。背鰭、胸鰭鰭條常延長如絲狀。生殖多為卵胎生,一次可生產千條以上的幼苗。為分布在溫帶和熱帶近海海域的肉食性魚類,種類很多。
海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海象(Odobenus rosmarus)1.1 長牙1.2 敵害1.3 覓食1.4 關鍵字1.5 參考書目 海象(Odobenus rosmarus)海象非常喜歡群居,常常在海水很淺的地方上岸,通常都會在北極附近海域的冷水中捕食,主要尋找主要的食物蛤蠣,他們也喜歡游泳的時候,一小群一小群的海象靠得很近,並經常同時潛到水下,同時露出水面。覓食時,牠們可以潛到水下常約10分鐘,通常潛水不超過50公尺的地方。一頭海象一頓飯要吃到幾千隻的蛤蠣,有時牠們也吃魚,偶爾也吃海豹,不過不是用咀嚼的,而是從牠們的皮膚和骨骼吸食裡...
河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很長,長有許多小尖牙,可以捕魚和河中其他的小動物。(註1) 拉河豚拉河豚成群的在遠離南美洲東南部的近海域裡游動,但是,除了巨大的拉布拉他河口之外,牠們不會在其他河中生存。牠們從河海中搜索居住在水底的生物當作食物,像是魚、蝦和魷魚等食物。通常母拉河豚通常要懷胎十個月後才會生下幼豚,大都哺育乳汁直到幼豚八個月。(註1) 中國河豚這種小型河豚通常成對的生活在河口和河中,河水氾濫時,還會進入都小溪和湖泊中。牠們淺入水中的時間只要30秒,可以利用水下的各種聲音捕魚。雖然已列魚保育類動物,但數量仍然非常稀少。(註1) 印河豚印河豚牙...
海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腔腸動物門。體軟,呈圓柱形,頂端叢生觸手,內含毒刺,可用來捕食生物。多生活於溫帶海域。也稱為「菟葵」。
海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海豹(seal)1.1 眼淚1.2 豹斑海豹1.3 關鍵字1.4 參考書目 海豹(seal)1. 海豹長得很像狗的臉,上面有著大鬍子,但沒有明顯的耳朵,所以又被稱為無耳海豹。海豹雖然與海獅、海狗生活在同一海域裡,但海豹還是非常的與眾不同。除了沒有外漏的耳朵(露在外面的耳朵已縮小成皮膚上的一條皺褶),但牠們的聽力卻還是相當好。海豹無法用後鰭支撐身體的重量這是因為牠的大腿股在股骨窩裡彎曲,後鰭是縱向生長在身後的,整條腿只能前後扭動。如果海豹要在陸地上移動,牠就必須像毛毛蟲一樣,彎曲前進。海豹也不像海獅和海狗一樣合群。...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