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5.213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慰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慰勞安撫。《詩經.大雅.烝民》:「以慰其心」句下漢.鄭玄.箋:「故述其美,以慰安其心。」
夙夜不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夙夜匪懈」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根據《詩經.大雅.烝民》的內容,可以知道這首詩是尹吉甫在曉得周宣王要派仲山甫去治理齊地後寫的,一方面在讚美仲山甫的品德和能力;另一方面也同時讚美周宣王能夠任用賢人,使周王室再次興盛。典源收錄的是這首詩的第四章,其中「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這段話大意是說:仲山甫是個明達事理、能洞見時勢的人,從不參與會帶給自己危險的事,總是日夜勤奮不懈的努力工作,以服侍君王一人。後來「夙夜匪懈」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日夜勤奮,從不懈怠。
愛莫助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愛莫能助」。見「愛莫能助」條。01.《詩經.大雅.烝民》:「維仲山甫舉之,愛莫助之。」(源)
不畏彊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官剛正,不怕權勢的威逼。《詩經.大雅.烝民》:「不侮矜寡,不畏彊禦。」也作「不畏強禦」。
翼翼小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小心翼翼」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詩經》是現存最早的詩歌總集,非一時一地一人之作,主要是採集從周初至春秋中葉的歌謠作品和宗廟樂章而成,共三百零五篇,分為風、雅、頌三大類,為文學詩歌總集之祖。〈大雅.大明〉篇是在歌頌周文王,他非常的恭敬謹慎,以虔敬的心和美好的德行來事奉上帝,因此得到了許多的福祿。行動舉止中,不違背應有的德行,他的美德因此彰顯,四方的諸侯國都來歸附。典源又見《詩經.大雅.烝民》。內容則是表述仲山甫的德行,小心恭謹,效法古訓,具有良好的儀容風度。因此天子賦予他重責大任,頒布命令於四方。後來詩中的「小心翼翼」演變為成語,用來形容舉止十分謹慎,不敢懈怠疏忽。
明哲防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明哲保身」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明哲保身」本來是稱頌他人的一句話。明哲,是說一個人明達事理,洞見時勢;保身,是說這個人能擇安去危,保全其身,遠離禍害。出自於《詩經.大雅.烝民》這篇詩。這篇詩是周宣王的大臣尹吉甫,為稱頌宣王能任用賢臣仲山甫中興王室而作。全詩共分八章,在詩的第四章,稱贊仲山甫能奉行王命,能了解邦國的好壞;是一個明智,能保其身的人;只知道日夜奮力辦事,以事奉宣王。這是「明哲保身」的原義。後來這句成語的語義開始偏向「保身」,明哲的目的是為了保全自身免受外界侵擾,把自身利益得失置於最優先,為了達此目的,可以放棄原本該堅持的原則。例如明代梁辰魚《浣紗記》第一二齣,提到伍子胥...
袞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君主的職位。因天子服袞衣,故以袞職比喻天子。《詩經.大雅.烝民》:「袞職有闕,惟仲山甫補之。」
乘輿播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子流亡遷徙。《晉書.卷一一五.苻丕載記》:「慕容垂為封豕于關東,泓冲繼凶于京邑,致乘輿播越,宗社淪傾。」《資治通鑑.卷六八.漢紀六十.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袁紹之徒從而構難,遂使乘輿播越,宗廟丘墟,王室蕩覆,烝民塗炭,大命隕絕,不可復救。」也作「乘輿播遷」。
殄天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 暴殄天物:暴殄,不愛惜、任意糟蹋。天物,鳥獸草木等自然界生物。殄,音ㄊ|ㄢˇ。 (6) 烝民:眾民、百姓。 (7) 逋逃:逃亡的罪人。逋,音ㄅㄨ。 (8) 淵藪:比喻人或物聚集的地方。淵,魚所居之處。藪,音ㄙㄡˇ,獸所聚之處。
壽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人得樂享天年的太平盛世。隋.薛道衡〈老氏碑〉:「致世俗于潤塗,納烝民于壽域。」唐.杜甫〈上韋左相二十韻〉:「八荒開壽域,一氣轉洪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