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78.142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情誼。《荀子.非相》:「夫禽獸有父子,而無父子之親。」
喋喋不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案牘的書吏。 (8) 文具:文書具備而無實際作用。 ◎2《史記.卷一一○.匈奴列傳》漢使曰:「匈奴父子乃同穹廬而臥。父死,妻其後母;兄弟死,盡取其妻妻之。無冠帶之飾,闕庭之禮。」中行說曰:「匈奴之俗,人食畜肉,飲其汁,衣其皮;畜食草飲水,隨時轉移。故其急則人習騎射,寬則人樂無事,其約束輕,易行也。君臣簡易,一國之政猶一身也。父子兄弟死,取其妻妻之,惡種姓之失也。故匈奴雖亂,必立宗種。今中國雖詳不取其父兄之妻,親屬益疏則相殺,至乃易姓,皆從此類。且禮義之敝,上下交怨望,而室屋之極,生力必屈。夫力耕桑以求衣食,築城郭以自備,故其民急則不習戰功,緩則罷於作業。嗟土室之人,顧無多辭,令喋喋而佔佔,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的刑具。枷械的統稱。《說文解字.木部》:「校,木囚也。」《資治通鑑.卷二六九.後梁紀四.均王乾化三年》:「庚辰,晉王發幽州,劉仁恭父子皆荷校於露布之下。」
一決雌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天下匈匈數歲者,徒以吾兩人耳,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比喻互相較量以決定勝敗、高下。《三國演義》第三一回:「汝等各回本州,誓與曹賊一決雌雄!」清.顧嗣立《寒廳詩話》:「今日兩君旗鼓相當,盍一決雌雄?因取巨觥,各置於前,觀者如堵。」也作「一決勝負」。
水泄不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五.伍子胥變文》楚王使獄中喚出仵(伍)奢、子尚,處法徒刑。子尚臨死之前,仰面向天嘆而言曰:「吾當不用弟語,遠來就父同誅,奈何!奈何!更知何道?吾死之後,願弟得存。忽爾天道開通,為父仇冤殺楚。」遺語已訖,便即殺之。父子二人,同時誅戮。楚王出敕,遂捉子胥處,若為?敕曰:「梁國之臣,逆賊子胥,父事於君,不能忠謹,徒(圖)謀社稷,暴虎貪殘。子尚鄭國之臣,并父同時殺訖。唯有子胥逃逝,目下未獲。如能捉獲送身,賞金千斤,封邑萬戶。隱藏之者,法有常刑。先斬一身,然誅九族。所由寬縱,解任科徵,盡日奏聞。固(錮)身送上。」敕1>既行下,水楔2>(泄)不通,州縣相知,牓標道路3>。村坊搜括,誰...
避重就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宋.劉摯〈侍御史黃君墓志銘〉:「民始不以多男為患,父子始不以避重就輕相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組合的夥伴。如:「搭檔」、「拍檔」、「父子檔」、「兄弟檔」。
旗開得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關漢卿《五侯宴.楔子》(據《元曲選外編》引)某乃大將李嗣源是也,父乃沙陀李克用是也。俺父親手下兵多將廣,有五百義兒家將1>,人人奮勇,個個英雄,端的是旗開得勝,馬到成功2>。自破黃巢,俺父子每累建奇功。今天下太平,因某父多有功勳,加為忻代石嵐鴈門關都招討天下兵馬大元帥,又封為河東晉王之職,手下將論功陞賞。今奉聖人命,為因黃巢手下餘黨草寇未絕,今奉阿媽將令,差俺五百義兒家將,統領雄兵,收捕草寇。若得勝回還,聖人再有加官賜賞。 〔注解〕 (1) 家將:古時富豪官宦人家所僱用的護衛。 (2) 馬到成功:比喻成功迅速而順利。見「馬到成功」。
撥亂反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釋義︰即「撥亂反正」。見「撥亂反正」條。 01.唐.杜甫〈朝享太廟賦〉:「向不遇反正撥亂之主,君臣父子之別,弈葉文武之雄,注意生靈之切。」 參考詞語︰撥亂反治注音︰ㄅㄛ ㄌㄨㄢˋ ㄈㄢˇ ㄓˋ漢語拼音︰bō luàn fǎn zhì釋義︰猶「撥亂反正」。見「撥亂反正」條。 01.元.馬致遠《陳摶高臥.第一折》:「實不相瞞,區區見五代之亂,天下塗炭極矣,常有撥亂反治之志,奈無寸土為階。」 02.明.瞿式耜〈不敢輕離西土疏〉:「伏念臣迂愚陋質,譾劣庸才,既無撥亂反治之能,時深妨賢病國之懼。」
十惡不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至于百。五曰笞刑五,自十至于五十。而蠲除前代鞭刑及梟首轘裂之法。其流徒之罪皆減從輕。唯大逆謀反叛者,父子兄弟皆斬,家口沒官。又置十惡之條,多採後齊1>之制,而頗有損益。一曰謀反,二曰謀大逆,三曰謀叛,四曰惡逆,五曰不道2>,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義,十曰內亂。犯十惡及故殺人獄成者,雖會赦,猶除名。 〔注解〕 (1) 後齊:即北齊(西元550∼557),北朝諸朝之一。北魏分裂為東、西魏後,高歡次子高洋篡東魏自立,國號齊,建都鄴(今河南安陽縣),據有今山東、山西、河南各省及遼寧西部。初期實力在北周之上,其後諸帝驕淫,寵信小人,終為北周所滅,史稱為「北齊」。 (2) 不道:違背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