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4.06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執箕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手持箕掃帚從事賤役。後多指為人妻的謙詞。漢.趙曄《吳越春秋.句踐入臣外傳》:「大王赦其深辜,裁加役臣,使執箕帚。」《三國演義》第三三回:「非世子不能保全妾家,願獻甄氏為世子執箕帚。」也作「執巾櫛」。
箕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箕,揚米去糠的器具或箕等竹器。裘,皮衣。箕裘原指由易而難、有次序的學習方式。語本《禮記.學記》:「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後用來指父親的技藝或事業。《晉書.卷八二.陳壽等傳.史臣曰》:「咸能綜緝遺文,垂諸不朽,豈必克傳門業,方擅箕裘者哉!」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俺父親治箕裘,學隱論。」
糞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箕,裝垃圾用的工具。
三盲摸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盲人摸象」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佛經中常用譬喻來解釋佛理。如《大般涅槃經》中為解釋一般人各自解說佛性,都只是一種片面的看法。有如古代有一個國王,要大臣召聚盲人來摸大象,摸完之後,問每個盲人他們認為大象長什麼樣子,摸到象牙的人說「象長得跟蘿蔔一樣」,摸到象耳朵的人說「象長得跟箕一樣」,摸到象頭的人說「象長得跟石頭一樣」,摸到象鼻的人說「象長得跟杵一樣」,摸到腳的人說「象長得跟木製的臼一樣」,摸到背的人說「象長得跟張床一樣」,摸到肚子的人說「象長得像個甕一樣」,因著每個人摸到的部位不同,而對象的外觀有了不同的看法。其實他們摸到的都是象,也都不是象。象在此指佛性,而盲人則是指芸芸眾生,...
頭會箕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按人頭課稅,用箕徵收米糧。比喻稅賦繁重。《淮南子.氾論》:「秦之時,高為臺榭,大為苑囿,遠為馳道,鑄金人,發適戍,入芻稾,頭會箕賦,輸於少府。」也作「頭會箕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竹製的箕。《廣韻.平聲.唐韻》:「篣,竹箕。」
眾盲摸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盲人摸象」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佛經中常用譬喻來解釋佛理。如《大般涅槃經》中為解釋一般人各自解說佛性,都只是一種片面的看法。有如古代有一個國王,要大臣召聚盲人來摸大象,摸完之後,問每個盲人他們認為大象長什麼樣子,摸到象牙的人說「象長得跟蘿蔔一樣」,摸到象耳朵的人說「象長得跟箕一樣」,摸到象頭的人說「象長得跟石頭一樣」,摸到象鼻的人說「象長得跟杵一樣」,摸到腳的人說「象長得跟木製的臼一樣」,摸到背的人說「象長得跟張床一樣」,摸到肚子的人說「象長得像個甕一樣」,因著每個人摸到的部位不同,而對象的外觀有了不同的看法。其實他們摸到的都是象,也都不是象。象在此指佛性,而盲人則是指芸芸眾生,...
反脣相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產自立門戶,窮人的兒子長大了就被招贅住到岳家。父親來借一把鋤地的農具,就露出施惠的表情;婆婆來拿個箕與掃帚,就在一旁說些斥責的話。媳婦和公公並坐,一點長幼尊卑的次序也沒有;受到婆婆的指責,就馬上回嘴還擊。這些都應該加以改革,用禮義來教化百姓,施行仁義、先王之道,國家才能長治久安。後來「反脣相稽」被用來指受到指責不服氣,反過來對對方加以計較、譏斥。一般通行的語形也作「反脣相譏」。
箕裘之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縫合袍裘、獸皮,做為日後學習鑄冶鐵器的基礎;而一個製造弓箭的能手,他的兒子要先學習用竹子、柳條來編製箕,為學習造弓奠下根基。如此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學習,後代子孫自然能夠學會前人的技術,並發揚光大。後來「克紹箕裘」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能夠繼承父業,亦用於比喻能繼承師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運土的器具。《國語.周語中》:「收而場功,㣥而梮。」三國吳.韋昭.注:「梮,舉土之器。」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