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滿漢全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代宮廷最隆重的公宴。通常在皇帝大婚,公主下嫁,或皇帝,太上皇,皇太后生辰時舉行,山珍海味,無不具備。後泛稱有燒烤的酒席。
懿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稱皇太后或皇后的詔令。《三國演義》第三回:「黃門傳懿旨云:『太后特宣大將軍,餘人不許輒入。』」《西遊記》第五回:「我等恐遲了王母懿旨,是以等不得大聖,故先在此摘桃,萬望恕罪。」
曾祖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稱祖父的母親。宋.洪邁《容齋四筆.卷三.曾太皇太后》:「唐德宗即位,訪求其母沈太后,歷順宗及憲宗,時為曾祖母,故稱為曾太皇太后,蓋別於祖母也。」也稱為「曾祖王母」。
慈禧太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穆宗的母親。(西元1835~1908)姓葉赫那拉,滿洲鑲黃旗人。西元一八五二年被咸豐皇帝選入宮,封蘭貴人,一八五七年封為貴妃。穆宗立,尊為聖母皇太后,尊號為「慈禧」。於穆宗、德宗兩朝先後垂簾聽政計四十七年。歷經大事,能識人,有果斷,晚年耽逸樂,寵佞倖,綱政遂紊。戊戌政變、庚子拳亂,后為禍首。卒諡「孝欽」。因與慈安太后所住的宮院分東西二宮,故世稱「西太后」,簡稱為「西后」。
德隆望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武帝也因他有輔政之功,加上他的生母劉氏是會稽王夫人,所以讓他享有高官厚祿,使司馬元顯更是目中無人。太皇太后駕崩時,孝武帝召司馬道子入宮,司馬元顯認為自己「德隆望重」(德行高,聲望隆),所以命令百官要向他跪拜。群臣懾於司馬元顯的淫威,也只好跪拜。後來「德高望重」這句成語就從原文「德隆望重」演變而出,用來指品德高尚,極有聲望。
不學亡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突然得病去逝。霍光只好再和大臣商議,立武帝的孫子昌邑王劉賀為皇帝。沒想到劉賀放縱無道,霍光只得建議皇太后廢了劉賀,另立武帝的曾孫劉詢為帝,即為漢宣帝。宣帝即位後,霍光的妻子基於私利,想把女兒嫁給宣帝為后,便設計毒死原立的皇后。後來東窗事發,霍光的妻子眼見事情即將敗露,只好將實情告訴丈夫。霍光聽了雖然大為震驚,但還是隱瞞下來。霍光死後,有人將此事密告皇帝,霍光的妻子便意圖謀反,被朝廷派兵圍捕,霍氏族人因此被誅殺殆盡。班固在《漢書》裡評論霍光,說他對漢室的功勞,雖然比古代的賢臣周公、伊尹還要大,但是「不學亡術」,未能精通書中的道理,用不適當的方法處理事情,所以隱瞞妻子的陰謀,並立了女兒為后,終於...
還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回到朝廷或政府中,重新執政。《三國演義》第四回:「茲廢皇帝為弘農王,皇太后還政。請奉陳留王為皇帝,應天順人,以慰生靈之望。」
中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皇后住的宮殿。《漢書.卷一一.哀帝紀》:「春秋母以子貴,尊定陶太后曰恭皇太后,丁姬曰恭皇后,各置左右詹事,食邑如長信宮、中宮。」
退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降位而居。《漢書.卷一二.平帝紀》:「辛卯,貶皇太后趙氏為孝成皇后,退居北宮。」
重望碩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武帝也因他有輔政之功,加上他的生母劉氏是會稽王夫人,所以讓他享有高官厚祿,使司馬元顯更是目中無人。太皇太后駕崩時,孝武帝召司馬道子入宮,司馬元顯認為自己「德隆望重」(德行高,聲望隆),所以命令百官要向他跪拜。群臣懾於司馬元顯的淫威,也只好跪拜。後來「德高望重」這句成語就從原文「德隆望重」演變而出,用來指品德高尚,極有聲望。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