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危詞聳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弟肝膽至交,何敢危詞聳聽,實緣軍事日亟,不得不倚重龍驤,且自來責備之嚴每在賢者。前此欽奉上諭,十月皇太后六旬慶典,尚停點景誦經,臣下何敢不移孝作忠,以免為人指摘。用敢布其腹心,為此不情之請。可否俟防務稍鬆,再行回秣。
親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皇帝年幼即位,多由皇太后垂簾聽政,或攝政大臣主持政事,待成年後,乃親自處理政務,稱為「親政」。《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中》:「皇帝年在襁褓,未任親政,戰戰兢兢,懼於宗廟之不安。」
聖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皇帝生母的尊稱。《清會典.卷二七.禮部.儀制清吏司一》:「崇德八年,世祖章皇帝嗣位。尊母后皇后為皇太后,聖母為皇太后。」
衡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權衡輕重。比喻治理、掌管。《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今太皇太后比遭家之不造,委任安漢公宰尹群僚,衡平天下。」
母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人母的典型軌範。《後漢書.卷一○.皇后紀上.光武郭皇后紀》:「郭主雖王家女,而好禮節儉,有母儀之德。」《三國演義》第四回:「皇太后教無母儀,統政荒亂,永樂太后暴崩,眾論惑焉。」
上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成為天帝的貴客。比喻帝王駕崩。宋.蘇軾〈正旦於福寧殿作水陸道場資薦神宗皇帝齋文〉:「伏以棄黃屋以上賓,莫追風馭;抱烏號而永慕,再歷春朝。」《清史稿.卷五.世祖本紀二》:「朕自弱齡,即遇皇考太宗上賓,教訓撫養,惟聖母皇太后慈育是依。」
趙飛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1)漢成帝皇后。善歌舞,因體輕如燕,故稱為「飛燕」。成帝時入宮,為婕妤,極得成帝寵幸,許后廢,被立為皇后,擅寵十餘年。哀帝立,尊其為皇太后,平帝初年,廢為庶人,遂自殺。
荒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極言不安定。《三國演義》第四回:「皇太后教無母儀,統政荒亂。」
龜龍麟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皆為象徵吉祥、長壽的動物,比喻品德高尚的人。《漢書.卷八四.翟方進傳》:「太皇太后臨政,有龜龍麟鳳之應,五德嘉符,相因而備。」
指日而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上書論皇帝用人,應該重視諫諍之臣,並以他們做為自己的耳目。司馬光本以為自己會因此受到責難,不料太皇太后非但沒有怪罪他,還派遺使者向他請教當今朝政得失。因此司馬光感到十分欣慰,認為進諫之路已經開啟,如此一來,天下太平之日不久即將到來。後來「指日可待」被用來形容願望或期盼不久即將實現。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