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負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負重物或擔負重任。如:「忍辱負重」。《文選.卷四六.序.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念負重於春冰,懷御奔於秋駕。」李善注引《鄧析子》:「明君之御民,若乘奔而無轡,履冰而負重也。」
任重致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負重致遠」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負重」是指背負重物或擔負重任。「致遠」則是指到達遠方。此語見用於《六韜》。六韜,指文、龍、虎、豹、犬、韜。相傳為姜太公望所撰,為古兵書。在《六韜.卷六.犬韜.練士》中,周武王問太公如何選擇士兵,太公回答,挑選士兵,應該按照不同人才的類型來加以選擇,分成各種不同的隊伍。其中「能負重致遠者」,也就是能夠背負重物到達遠處的士兵,應該集中為一隊。這是軍隊中所必須熟悉的道理,不可以不明察。後來「負重致遠」用來比喻能夠擔負重責大任。
負山戴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負高大的山岳。比喻擔負重大責任。《周書.卷一一.晉蕩公護傳》:「生死肉骨,豈過今恩,負山戴岳,未足勝荷。」
使蚊負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要蚊子背負大山。比喻能力無法勝任。《莊子.應帝王》:「其於治天下也,猶涉海鑿河,而使蚊負山也。」
培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乘風。《莊子.逍遙遊》:「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天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
刎頸至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然重於私人的恩怨,所以我才會不斷地忍讓啊!」後來這番話傳到廉頗耳中,讓他覺得非常慚愧,於是脫了上衣,背負著荊條,親自到藺相如家認錯,請求原諒。寬宏大量的藺相如並不怪罪他,反而與他結交,兩人從此成為生死與共的好朋友。後來原文中的「刎頸之交」就用來比喻可同生共死的至交好友。
龍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河圖。相傳龍馬從黃河中背負而出的圖。《宋書.卷二七.符瑞志上》:「燧人氏没,宓犧代之,受〈龍圖〉,畫八卦,所謂『河出〈圖〉』者也。」
投井下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悅。酒食游戲相徵逐,詡詡1>強笑語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負2>,真若可信;一旦臨小利害,僅如毛髮比,反眼若不相識,落陷阱,不一引手3>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獸夷狄所不忍為,而其人自視以為得計,聞子厚之風,亦可以少愧矣! 〔注解〕 (1) 詡詡:融洽的樣子。詡,音ㄒㄩˇ。 (2) 背負:背棄負心。 (3) 引手:伸手。
笆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柳條、木片、竹片等編成的器具,可用來背負東西。
雲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雲在天,泥在地。比喻地位高下懸殊。唐.白居易〈奉和裴令公三月上巳日遊太原龍泉憶去歲禊洛見示之作〉詩:「鵬背負天龜曳尾,雲泥不可得同遊。」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