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落井下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悅。酒食游戲相徵逐,詡詡1>強笑語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負2>,真若可信;一旦臨小利害,僅如毛髮比,反眼若不相識,落陷阱,不一引手3>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獸夷狄所不忍為,而其人自視以為得計,聞子厚之風,亦可以少愧矣! 〔注解〕 (1) 詡詡:融洽的樣子。詡,音ㄒㄩˇ。 (2) 背負:背棄負心。 (3) 引手:伸手。
家喻戶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釋,讓全國上下都知道呢?一定會有許多人不了解事情的經過,因而指責我偏心,只救自己的孩子,我以後都要背負這個不義的罪名,還有什麼臉見人?要我再把自己的孩子推回火場,和姪子一起死,我這個做母親的也辦不到,這樣下來,還是只有一死吧!」說完就衝進屋子,葬身火海。在這篇故事中,原作「戶告人曉」,指的是挨家挨戶告訴大家知道。到了北宋的《宣和書譜》,有這麼幾句話:「昔者帝王坐法宮,垂衣裳,不出九重深密之地,使四方萬里朝令夕行,豈家至戶曉也哉?以吾有慶賞刑威之柄以馭之而已。」說皇帝端坐深宮中,靠著行政機制的運作,不用挨家挨戶告知就能實行政令,也是同樣的用法。後來「家喻戶曉」這句成語就由此演變而出,用來表示家...
襁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負幼兒的布條和小被。宋.無名氏《李師師外傳》:「寅以菽漿代乳乳之,得不死,在襁褓未嘗啼。」《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五:「他與張氏生得一子,尚在襁褓,乳名叫做長壽。」也作「繈緥」。
老謀深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郤,音ㄒ|ˋ。 (2) 乘城:登上城牆。乘,音ㄔㄥˊ,登。 (3) 役:打仗。 (4) 被羽:背負羽箭。被,通「披」,音ㄆ|,負。羽,羽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負。通「馱」。如:「駝運」。《孤本元明雜劇.流星馬.第一折》:「他有一匹馬,背駝三將,入水如踏平地,日行千里流星馬,此乃是無敵之騎。」《文明小史》第二一回:「當夜兩人做了交割,清抱駝錢駝了兩次才完。」
負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承當、背負。[例]這項重要工作,我可負擔不起。
佛洛依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法擊敗領導者父親,故合力予以殺害,之後以祭儀宴饗形式啖之,藉此將父親可怖力量納入己身。然而眾子之後背負的罪惡感,也使其強化對父親的回憶,並予以祭拜。超我便如此取代父親,形成內化的威權之源。部落內也由此產生亂倫與婚姻的禁忌,並以像徵性的動物犧牲(獻祭)(sacrifice)取代儀式性的活人宰殺。《摩西與一神論》(Moses and Monotheism)一書,則根據佛氏裡論重建聖經歷史,然而聖經學者與歷史學史家,因其說法與現存可信史料不符,不予接受。弗氏思想在《幻像之未來》(The Future of an Illusi...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背負、承擔。《後漢書.卷一六.鄧禹傳》論曰:「鄧公嬴糧徒步,觸紛亂而赴光武,可謂識所從會矣。」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史傳》:「然史之為任,乃彌綸一代,負海內之責,而嬴是非之尤。」
重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繁重的責任。[例]他小小年紀就背負家計的重擔,遭遇實在令人同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口大肚的瓶子。《說文解字.缶部》:「罌,缶也。」清.段玉裁.注:「罌,缶器之大者。」漢.王充《論衡.譴告》:「釀酒於罌,烹肉於鼎,皆欲其氣味調得也。」《喻世明言.卷三○.明悟禪師趕五戒》:「忽見一婦人,年約三旬,外服舊衣,內穿錦襠;身懷六甲,背負瓦罌而沒汲清泉。」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