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負薪之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負薪材疲累,體力未復。引申為有病的謙詞。《漢書.卷五八.公孫弘傳》:「臣弘行能不足以稱,加有負薪之疾,恐先狗馬填溝壑,終無以報德塞責。」也作「負薪之病」、「負薪之憂」。
迴山轉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 勤王:王室有難,起兵救援靖亂。 (4) 負鼎而趨:指曹操以輔佐名義,爭霸一方。負鼎,指伊尹背負罪俎見湯,以烹調比喻致王道之事。趨,行走、追逐。 (5) 假:借。〔參考資料〕 《魏書.卷五四.高閭列傳》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步騎數十萬南臨瓜步,諸郡盡降,而盱眙小城,攻而弗克。班師之日,兵不戍一郡,土不闢一廛。夫豈無人,以大鎮未平,不可守小故也。堰水先塞其源,伐木必拔其本。源不塞,本不拔,雖翦枝竭流,終不可絕矣。
負石赴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負石頭,投河而死。語本《莊子.盜跖》:「申徒狄諫而不聽,負石自投於河,為魚鱉所食。」比喻有必死的決心。《荀子.不苟》:「故懷負石而赴河,是行之難為者也。」
布袋和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代的一位高僧。法名契此,又號長汀子。明州奉化人。以神異著稱,常用杖背負一只布袋入市,故稱為「布袋和尚」。因他圓寂前說了「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時人認為其為彌勒的化身。相傳在中國多數佛教寺院裡所供奉的大肚彌勒,即為他的造像。
負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商時的伊尹原來是有莘氏女的陪嫁之臣,為一庖人。他背負鼎俎,以滋味遊說湯,湯因而任以為相。後來伊尹助湯滅了夏桀。見《史記.卷三.殷本紀》。
負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負戈戟。《文選.陸機.樂府詩一七首之三》:「朝食不免冑,夕息常負戈。」
管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掌管、處理倉庫事務的人。如:「管庫的工作,看似輕鬆,事實上所背負的責任卻很重。」
負薪之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負薪材疲累,體力未復。引申為有病的謙詞。《史記.卷一一二.平津侯傳》:「臣弘行能不足以稱,素有負薪之病,恐先狗馬填溝壑,終無以報德塞責。」也作「負薪之疾」、「負薪之憂」。
繈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負幼兒的布條和小被。《後漢書.卷二十九.申屠剛傳》:「今聖主幼少,始免繈緥。」也作「襁褓」。
二把手車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手推的獨輪車。《兒女英雄傳》第四回:「旁邊又歇著到站驢子,二把手車子,以及肩挑的擔子,背負的背子,亂亂烘烘,十分熱鬧。」也稱為「二把手小車」。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