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099.040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通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通達脫俗,曠放不拘。《晉書.卷八三.袁瓌傳》:「耽投馬絕叫,探布帽擲地,曰:『竟識袁彥道不?』其通脫若此。」《南史.卷六一.陳慶之傳》:「(慶之)暄素通脫,以俳優自居。」也作「通侻」。
持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持守戒律不吃葷腥之食。《梁書.卷五○.文學傳下.劉杳傳》:「自居母憂,便長斷腥羶,持齋蔬食。」
甲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武帝所造的帳幕。南朝梁.沈約〈詠帳〉詩:「甲帳垂和璧,螭雲張桂宮。」《太平御覽.卷六九九.服用部.帳》:「漢武故事曰:『上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雜錯天下珍寶為甲帳,其次為乙帳,甲以居神,乙以自居。』」
點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筆點額頭。古時常用為得君位的夢兆。《北齊書.卷四.文宣帝紀》:「自居晉陽,寢室夜有光如晝。既為王,夢人以筆點己額。旦以告館客王曇哲曰:『吾其退乎?』曇哲再拜賀曰:『王上加點,便成主字,乃當進也。』」
循理安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安分守己」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安分」是安於自己的本分,「守己」則是謹守己身,有不作非分之想的意思。典源宋.袁文《瓮牖閑評》卷八中,作者認為一般姦人對於君主或上司喜愛的事情,總是積極地去達成,甚至不擇手段,他對於這種行為感到不以為然,認為一個安於本分、謹守己身的君子,淡漠進取又以道義自居,怎麼肯這樣取巧投機以追求飛黃騰達?後來「安分守己」演變為成語,就用來形容安於本分,謹守己身。
雅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正道、王道。《南史.卷二二.王曇首傳.論曰》:「仲寶雅道自居,早懷伊、呂之志。」《三國志.卷三七.蜀書.龐統傳》:「當今天下大亂,雅道陵遲,善人少而惡人多。」
做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居長、為上。宋.謝良佐《上蔡先生語錄》卷上:「聖門學者為天之所為,故敢以天自處,佛氏卻不敢恁地做大。」《醒世姻緣傳》第五三回:「你是個有意思的人,見了這們的事,該回頭,該讚嘆!可該拿出那做大的體段來給人幹好事,纔是你做族長的道理。」
2.擺架子,裝腔作勢。《水滸傳》第七五回:「你那皇帝正不知我這裡眾好漢,來招安老爺們,倒要做大!你的皇帝姓宋,我的哥哥也姓宋;你做得皇帝,偏我哥哥做不得皇帝?」《喻世明言.卷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若使顧惜體面,讓他一兩遍,他就做大起來。」
3.做正妻。舊時妻妾之間,先娶妻稱做大,後娶妾稱做小。《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一:「文姬是先娶的,須讓他做大;這邊朱家,又是官家小姐,料不肯做小,卻又兩難。」《醒世姻緣傳》第四四回:「豈不知有個嫡庶?無奈的做大的容不得人,終日裡把那妾來打罵,再也沒個休止。」
民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治理百姓的君王或官吏。《陳書.卷三.世祖本紀》:「朕自居民牧之重,託在王公之上,顧其寡昧,鬱于治道。」
全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德完備無瑕缺。《莊子.天地》:「天下之非譽,無益損焉,是謂全德之人哉。」《後漢書.卷三七.桓榮傳》:「而佚廷議戚援,自居全德,意者以廉不足乎?」
新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新的作風、習尚等。[例]他的作風怪異,一向以新派人士自居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