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56.553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因公行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食則堯於羹。斯所謂聿追來孝,不失臣子之節者。太尉李固,因公假私,依正行邪,離閒近戚,自隆支黨。至於表舉薦達,例皆門徒;及所辟召,靡非先舊。或富室財賂,或子婚屬,其列在官牒者凡四十九人。
假公營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食則堯於羹。斯所謂聿追來孝,不失臣子之節者。太尉李固,因公假私,依正行邪,離閒近戚,自隆支黨。至於表舉薦達,例皆門徒;及所辟召,靡非先舊。或富室財賂,或子婚屬,其列在官牒者凡四十九人。
深謀遠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深謀遠慮」。見「深謀遠慮」條。01.《晉書.卷五九.趙王倫列傳》:「所共立事者,皆邪佞之徒,惟競榮利,無深謀遠略。」02.明.無名氏《吳起敵秦》第二折:「賢士,小官在公子前,舉薦賢士文武英才,深謀遠略。」 
抱才不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懷才不遇」之典源,提供參考。 ※《喻世明言.卷五.窮馬周遭際賣媼》話說大唐貞觀改元,太宗皇帝仁明有道,信用賢臣。文有十八學士,武有十八路總管。真個是:鴛班濟濟,鷺序彬彬。凡天下有才有智之人,無不舉薦在位,盡其抱負,所以天下太平,萬民安樂。就中單表一人,姓馬名周,表字賓王,博州茌平人氏。父母雙亡,一貧如洗;年過三旬,尚未娶妻,單單只剩一身。自幼精通書史,廣有學問,志氣謀略,件件過人。只為孤貧無援,沒有人薦拔他,分明是一條神龍困于泥淖之中,飛騰不得。眼見別人才學萬倍不如他的,一個個出身通顯,享用爵祿1>,偏則自家懷才不遇,每日鬱鬱自嘆道:「時也,運也,命也。」一生掙得一副好酒量,悶來時...
經世之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治理政事的才幹。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御史舉薦》:「某所薦者已百有餘人,皆經世之才,其在中外,並能上裨聖治。」也作「經國之才」。
聚會精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聚精會神」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王襃,字子淵,西漢蜀人。宣帝時,由益州刺史王襄舉薦,得到宣帝的召見,命他作〈聖主得賢臣頌〉(見收於《漢書》本傳)。其中一段述說聖主和賢臣之間的關係。他認為賢才是國家的工具,官員如果是賢能的人才,則不需任何的改革更張,功德自然就會普及全國。工具銳利,用的力量少,但效果卻很好。相同的道理,聖人和君子,正是聖明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因此君王必須認真辛苦的尋找賢德之人,才能夠安逸地享受天下太平。做部屬的也是如此,賢能的人在還沒有遇到聖明君主時,所提的策略和建議,不被採納,境遇卑賤困苦。然而,一旦遇到聖明的君主,謀略合乎君主的心意,規諫的言詞受到重視,忠君之心能...
按名責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照名稱以要求其與實際一致。唐.陸贄〈請許臺省長官舉薦屬吏狀〉:「夫求才貴廣,考課貴精。求廣在於各舉所知,長吏之薦擇是也;考精在於按名責實,宰臣之序進是也。」
賺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欺騙。《紅樓夢》第五八回:「且他們無知,或賺騙無節,或呈告無據,或舉薦無因,種種不善,在在生事,也難備述。」
鄉飲酒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鄉學三年業成,由諸侯之卿大夫向其君舉薦賢能之士。將行之時,卿大夫以賓禮相待,並與之飲酒,稱為「鄉飲酒禮」。
無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沒有原因。唐.王昌齡〈送韋十二兵曹〉詩:「對坐論歲暮,絃悲豈無因。」《紅樓夢》第五八回:「或呈告無據,或舉薦無因,種種不善,在在生事,也難備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