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6.512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在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處處。宋.楊萬里〈明發南屏〉詩:「新晴在在野花香,過語迢迢沙路長。」《紅樓夢》第五八回:「或呈告無據,或舉薦無因,種種不善,在在生事,也難備述。」
逼上梁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害,剌配滄州,那里又被火燒了大軍草料場。爭奈8>殺死三人,逃走在柴大官人家,好生相敬。因此特寫書來,舉薦入夥。」林冲懷中取書遞上。王倫接來拆開看了,便請林冲來坐第四位交椅。朱貴坐了第五位。 〔注解〕 (1) 梁山泊:地名。位於山東省壽張縣東南梁山下。本為大野澤的一部分,五代時澤面北移,環梁山皆成水澤,始稱梁山泊,後逐漸乾涸。小說《水滸傳》記述宋江等賊盜結寨於此。 (2) 打家劫舍:搶奪劫掠家舍。 (3) 迷天大罪:所犯的罪,與天一樣的大。比喻極大的罪過。 (4) 林冲:小說《水滸傳》中的人物,綽號豹子頭。本為京城八十萬禁軍總教頭,後因遭太尉高俅誣陷,刺配滄州,終被逼上梁山,落草為寇。為...
推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推舉、推選、舉薦
深謀遠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皆邪佞之徒,惟競榮利,無深謀遠略。」 02.明.無名氏《吳起敵秦.第二折》:「賢士,小官在公子前,舉薦賢士文武英才,深謀遠略。」 參考詞語︰深謀遠猷注音︰ㄕㄣ ㄇㄡˊ ㄩㄢˇ |ㄡˊ漢語拼音︰shēn móu yuǎn yóu釋義︰猷,謀。「深謀遠猷」即「深謀遠慮」。見「深謀遠慮」條。 01.《晉書.卷六.元帝紀》:「陛下明並日月,無幽不燭,深謀遠猷,出自胸懷。」 參考詞語︰慮遠謀深注音︰ㄌㄩˋ ㄩㄢˇ ㄇㄡˊ ㄕㄣ漢語拼音︰lǜ yuǎn móu shēn釋義︰猶「深謀遠慮」。見「深謀遠慮」條。 01.《周書.卷六.武帝紀論》:「高祖纘業,未親萬機,慮遠謀深,以蒙養工。」 參考詞語︰遠...
兩全其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全」義為兼顧雙方,使兩方皆無損害,如「忠孝兩全」、「公私兩全」中的「兩全」都是這個意思。「兩全其美」一詞語見於元人陳天祥〈論盧世榮姦邪狀〉一文中。盧世榮亦元代人,元世祖時,大臣桑哥舉薦他有「上可裕國,下不損民」的理財之術,故被任命為中書右丞,奉旨整治鈔法。但他利用這個機會搜括民脂,在職四個多月間,不但未讓國家財政有所起色,反而造成入不敷出。而在此之前,另有一皇帝寵臣阿合馬,在執掌國家財政大權期間苛徵賦稅,貪贓枉法,死後不但被追討家產,世祖還命人開棺戮屍,君臣雙方可說是兩敗俱傷。所以監察御史陳天祥在上書彈劾盧世榮時,便以此事為警惕,建請朝廷在未釀大禍前,先將盧降職查考,使「君父臣子之間,上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舉薦。《三國演義》第九三回:「叡曰:『卿自舉之。』真乃保太原陽曲人──姓郭,名淮。」
徵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徵求召集。《漢書.卷九.元帝紀》:「今不良之吏,覆案小罪,徵召證案,興不急之事,以妨百姓。」《警世通言.卷六.俞仲舉題詩遇上皇》:「聽得楊得意舉薦司馬相如,蒙朝廷徵召去了。」
不求聞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意追求名譽顯貴,不求人知。《文選.諸葛亮.出師表》:「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九:「話說自漢以前,人才只是舉薦征辟,故有賢良方正茂才異等之名,其高尚不出,又有不求聞達之科。」
提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舉薦或擢升人才。《晉書.卷九一.儒林傳.范弘之傳》:「珣感其提拔之恩,懷其入幙之遇。」
鍾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曹操上書,維持漢室和曹操的關係。興平二年(195年)與尚書郎韓斌策劃獻帝脫逃,因功拜禦史中丞,受荀彧舉薦,遷侍中、尚書僕射,封為東武亭侯。建安二年(197年),馬騰、韓遂相爭,曹操因伐呂布無暇分身,上書奏請侍中鍾繇守司隸校尉。鍾繇到長安之後送書給馬騰和韓遂陳述利害,馬和韓臣服獻帝,送子為質。官渡之戰時,送兩千餘馬匹給曹操,曹操譽之為「昔蕭何鎮守關中,足食成軍,亦適當爾」。建安七年,匈奴單於欒提呼廚泉在平陽叛亂,鍾繇率軍圍困,袁尚遣鍾繇外甥河東太守郭援和并州刺史高幹率軍到河東,鍾繇遣參軍張既、馮翊、傅幹說服馬騰來援,馬騰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