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47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完備。《晉書.卷一一二.生戴記》:「既自有目疾,其所諱者不足、不具、少、無、缺、傷、殘、毀、偏、隻之言皆不得道,左右忤旨而死者不可勝紀。」
幽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幽深邃遠。《晉書.卷一一四.堅載記下》:「往年車騎滅燕,亦犯歲而捷之。天道幽遠,非汝所知也。」《文選.劉孝標.辯命論》:「夫聖人之言,顯而晦,微而婉,幽遠而難聞。」
民生塗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生靈塗炭」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晉書.卷一一五.丕載記》載:淝水之戰前秦堅大敗,姚萇趁機叛變殺死堅,並且在長安稱帝建立後秦;同一時間,慕容垂也自立為王,建立後燕,原本統一的北方政權再度分裂。這時幽州刺史王永,擁戴堅的長庶子丕為帝(即前秦哀平帝)在晉陽即位,並且向州郡發出文書聲討姚萇和慕容垂,在第二篇檄文中說:「天下動亂,外族入侵,先帝堅死在賊人手上,京都長安淪陷,國家衰弱,人民處境艱苦有如陷於泥沼和炭火之中。但上天沒有讓秦滅亡,主上英明神武,一定可以光復國土。」王永希望各州郡官員接到文書之後,在孟冬上旬率兵到臨晉會師,準備和姚萇、慕容垂決戰,可是,結果仍然不敵,王永...
織錦回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險,多指地勢險峻。《晉書.卷一一二.生載記》:「據天阻之固,策三秦之銳。」《文選.曹植.朔風詩》:「俯降千仞,仰登天阻。」
傷弓之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受打擊或驚嚇後,心有餘悸,稍有動靜就害怕的人。參見「驚弓之鳥」條。《晉書.卷一一二.生載記》:「傷弓之鳥,落於虛發。」《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傷弓之鳥,不敢攬事,且低著頭只顧走。」
淝水之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晉時,前秦堅大舉南侵,欲一舉而統一中國,晉以謝玄為統帥禦之,孝武帝太元八年(西元383)戰於淝水(今安徽省壽縣附近),大敗秦兵,南北分裂之局因而形成。也作「肥水之戰」。
澆瓜之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梁國不報復楚人毀瓜的仇恨,反而暗中澆灌楚瓜,使兩國和睦交好。典出漢.劉向《新序.卷四.雜事》。指人以德報怨,對與自己有仇恨的人施予德惠。《晉書.卷一一三.堅載記上》:「昔荊吳之戰,事興蠶婦,澆瓜之惠,梁宋息兵。」也作「灌瓜之義」。
腹心之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心腹之患」。見「心腹之患」條。01.《晉書.卷一二三.慕容垂載記》:「丕窮寇,必守死不降。丁零叛擾,乃我腹心之患。」02.《清史稿.卷二○.文宗本紀》:「惟武宣東鄉會匪有眾萬餘,蓄髮易服,有偽王、偽官名目,實廣西腹心之患。」 
捫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秦王猛年少窮苦,當東晉桓溫兵進關中時,他去謁見,一面侃侃談論天下事,一面捻著身上蝨子,猶如旁若無人。典出《晉書.卷一一四.堅載記下》。後比喻態度從容,侃侃而談。唐.李白〈贈韋祕書子春〉詩二首之二:「披雲睹青天,捫蝨話良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