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七手八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續傳燈錄.卷二二.慶元府育王佛照德光禪師》初住臺之光孝,僧問:「浩浩塵中,如何辨主?」師曰:「巾峰頂上塔心尖。」上堂:「臨濟三遭痛棒,大愚言下知歸。興化於大覺棒頭,明得黃檗意旨。若作棒會,入地獄如箭射;若不作棒會,入地獄如箭射。眾中商量,盡道赤心片片。恩大難酬,總是識情卜度,未出陰界。且如臨濟悟去,是得黃檗力,是得大愚力?若也見得,許你頂門眼正,肘後符靈。其或未然,鴻福更為諸人通個消息。丈夫氣宇衝牛斗,一踏鴻門兩扇開。」上堂:「七手八腳,三頭兩面,耳聽不聞,眼覷1>不見。苦樂逆順,打成一片,且道是甚麼?路逢死蛇莫打殺,無底籃子盛將歸。 〔注解〕 (1) 覷:音ㄑㄩˋ,看。
自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固然。如:「他唱得自然不好,你也不見得好到那裡。」
象徵暴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教學行動中,「象徵暴力」不一定只透過外在看得見的方式來進行並灌輸強制性的文化;而是可能以其他看不見得方式來進行強制性文化的灌輸,如:進行意識形態的控制。所以,象徵暴力具有有形與無形的樣態,而象徵暴力的行動亦有可能引來學生的反抗。至於「象徵暴力」的意涵,可以說是布爾迪厄詮釋其再製理論的主要架構之一。布爾迪厄認為一般人對社會世界象徵系統的理解往往是片面的,某些人只注重符號主義的形式分析,而忽視其背後的權力脈絡;另一方面則專注於權力層面,卻未能確知象徵的效能,因而造成象徵系統分析的兩極化。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教學行動、象...
對症下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朱子語類.卷四一.論語.顏淵篇上》1>克己是大做工夫,復禮是事事皆落腔窠。克己便能復禮,步步皆合規矩準繩;非是克己之外,別有復禮工夫也。釋氏之學,只是克己,更無復禮工夫,所以不中節文,便至以君臣為父子,父子為君臣,一齊亂了。吾儒克己便復禮,見得工夫精細。聖人說得來本末精粗具舉。下面四箇「勿」字,便是克與復工夫皆以禮為準也。「克己復禮」,便是捉得病根,對證下藥。仲弓主敬行恕,是且涵養將去,是非猶未定。涵養得到,一步又進一步,方添得許多見識。「克己復禮」,便剛決克除將去。
書寫障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空間配置,或者如果沒有提醒的狀況之下會寫錯或拼錯字。通常這類的書寫障礙可能也會合併其他學習障礙。也不見得會有其他社交或是上課的問題。書寫障礙也可能在妥瑞氏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或是如亞斯柏格等自閉症候群發生。目錄1 定義2 書寫障礙的種類2.1 閱讀書寫障礙2.2 動作書寫障礙(Motor dysgraphia)2.3 空間書寫障礙(Spatial dysgraphia)3 書寫障礙的症狀4 跟書寫障礙相關的問題4.1 Stress壓力4.2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及自閉症(Autism)5 治療6 對教師與家長的建...
作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作孽。《大宋宣和遺事.亨集》:「一隻手把個紅葫蘆口,一隻手拍著葫蘆口道:『業畜不要作業,收來收來!』」《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我當日實是年紀後生,有些不老成。故見得外邊造出作業的話來。」
未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見得、未必。通常後接否定詞,構成雙重否定,但語氣委婉。《三國演義》第三回:「汝劍利,吾劍未嘗不利!」
左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妙尤在無字句處。凡聲情意態,緩者緩之,急者急之,喜怒曲直莫不逼肖,筆有化工。若只向字句臨摹,便都不見得。”《讀〈左〉卮言》梁啟超:“《左傳》文章優美,其記事文對於極復雜之事項──如五大戰役等,綱領提挈得極嚴謹而分明,情節敘述得極委曲而簡潔,可謂極技術之能事。其記言文淵懿美茂,而生氣勃勃,後此亦殆未有其比。又其文雖時代甚古,然無佶屈聱牙之病,頗易誦習。故專以學文為目的,《左傳》亦應在精讀之列也。”《中國歷史要籍解題及其讀法·讀左傳法之二》 體例 按照魯國十二公的順序,從魯隱公元年到魯哀公二十七年,總計254年,記錄了當...
體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柄、從學生座椅拆下來的木條、巴掌、腳踹、鐵尺……對,鐵尺。不是用平的那一面打手心,那只是聲音大,不見得痛。黃老師是把大支鐵尺立起來,用細的那一側敲我們的手指背。看起來只是輕輕敲落,可是直接打在骨頭上(中略)老師們用各自的創意,讓我們體驗各種不同的『痛徹心肺』。打手心打屁股抽大腿彈耳朵。還有一次打『下巴』,事實上就是打耳光,但是老師也許為了怕惹上麻煩,再三強調他打的是下巴,然後對著臺上的同學一一出掌。」「老師掄起掃把柄狠狠痛打我一頓,打到我坐都沒辦法坐下。」「在座位上看別人被打也是很肅殺的情境。被叫到的人總是臉如死灰,挨...
胡思亂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朱子語類.卷一二.學六.持守》學者為學,未問真知1>與力行2>,且要收拾3>此心,令有個頓放處。若收斂4>都在義理上安頓5>,無許多胡思亂想,則久久自於物欲上輕,於義理上重。須是教義理心重於物欲,如秤令有低昂,即見得義理自端的,自有欲罷不能之意,其於物欲,自無暇及之矣。苟操舍存亡之間無所主宰,縱說得,亦何益! 〔注解〕 (1) 真知:真正的知曉。 (2) 力行:竭力實踐,勉力去做。 (3) 收拾:把散亂的東西加以收袋整理。 (4) 收斂:匯聚。 (5) 安頓:頓放;安置。 ◎2《朱子語類.卷一一三.朱子十.訓門人一》安卿問:「前日先生與廖子晦書云:『道不是有一個物事閃閃爍爍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