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8.5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布農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布農族(Bunun)2 親族系統:父系社會3 分布4 拔齒5 巴西布布6 打耳祭7 關鍵字8 參考資料 布農族(Bunun)布農族具有團結互助的精神,性格強悍勇敢。(註一P.037) 親族系統:父系社會布農族以家族為單位,組織龐大,有些甚至七八十人同住在一個住屋裡。(註一P.037) 分布布農族分布在南投埔里以南知中央山脈,以玉山為中心,知本主山以北,南投、花蓮、高雄、台東等地都有其聚落,主要為大家族的型態,但也有小部落散居的情形。(註一P...
杜荀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文學觀點3 著作4 評價 生平杜荀鶴(八四六~九0七),字彥之,自號九華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埭)人。由於出身貧寒,因此自謂為「天地最窮人」。早年雖有詩名,但是因為無人援引而屢試不中,於是常常慨嘆:「空有篇章傳海內,更無親族在朝中」。直到大順二年(八九一)才中進士,然而此時杜荀鶴已四十六歲。後為宣州田頵的幕客,唐亡之後,得朱溫賞識,任命為翰林學士,但才任職五日就過世。 文學觀點杜荀鶴很有政治抱負,他說:「共有人間事,須懷濟物情」(《與友對酒飲》),「男兒出門志,不獨為身謀」(《秋宿山館》)。其文學主張和...
復見天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光明,一定讓韋氏要什麼有什麼,不會加以禁止。後來中宗被迎回朝,重新當上皇帝,即立韋氏為后,並大封韋后親族,實現自己的諾言。「重見天日」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也可用以指幽藏的事物重見於世,或用以比喻冤屈得到伸雪。
睫不得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目不交睫」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西漢文帝劉恆是歷史上有名的皇帝,性格寬和,仁孝恭儉,廢除了許多殘酷的刑罰。袁盎則是文帝時的大臣,常能提出有益的建言。文帝時,淮南王劉長自恃為宗室親族,不把朝廷放在眼裡,數度抗旨,無視於法制的存在。據《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列傳.袁盎》載,當時袁盎就曾預言此人將危害社稷,但為顧及宗室之情,文帝未加以制裁。後來淮南王果真起兵謀反,文帝平亂後將其流放,不料卻病死於途中。文帝得知劉長的死訊,極為自責與傷心,飲食不入,袁盎於是舉了三項文帝值得稱頌的事跡以寬慰之。其中之一為事母至孝:有一次,母親薄太后身患重病,而且病了三年之久。在此期間,文帝絲毫不敢怠慢,「不...
一枕槐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夭枉,不得與君子偕老,良用痛傷。」夫人因留孫自鞠育19>之。又謂生曰:「卿離家多時,可暫歸本里,一見親族。諸孫留此,無以為念。後三年,當令迎生。」生曰:「此乃家矣,何更歸焉?」王笑曰:「卿本人間,家非在此。」生忽若惛睡20>,瞢然21>久之,方乃發悟前事,遂流涕請還。王顧左右以送生,生再拜而去,復見前二紫衣使者從焉。至大戶外,見所乘車甚劣,左右親使御僕,遂無一人,心甚歎異。生上車,行可數里,復出大城。宛是昔年東來之途,山川原野,依然如舊。所送二使者,甚無威勢,生逾怏怏。生問使者曰:「廣陵郡22>何時可到?」二使謳歌自若,久乃答曰:「少頃即至。」俄出一穴,見本里閭巷,不改往日,潸然自悲,不覺流涕...
噶瑪蘭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噶瑪蘭族(Kavalan)2 分布3 漢人移墾宜蘭與噶瑪蘭族人的遷徙4 親族系統:母系社會5 祖靈崇拜6 關鍵字7 參考資料 噶瑪蘭族(Kavalan)宜蘭的原名舊稱為「噶瑪蘭」,是以「噶瑪蘭族」的族名來命名。噶瑪蘭族人自稱「噶瑪蘭」,其意思是:「住在平原上的人」,有別於同樣於宜蘭地區生存,但位於山區活動的泰雅族人。(註二P.22) 分布噶瑪蘭族,過去居住於宜蘭,目前遷居到花蓮和台東。(註三) 漢人移墾宜蘭與噶瑪蘭族人的遷徙嘉慶初年,漢人吳沙率領中國東部沿海移民進入宜蘭,開始了漢人拓殖的歷史。開墾初期雙方曾有劇烈...
屋下作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屋下架屋」之典源,提供參考。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庾仲初1>作〈揚都賦〉2>成,以呈庾亮3>。亮以親族之懷,大為其名價云:「可三〈二京〉4>,四〈三都〉5>。」於此人人競寫,都下紙為之貴6>。謝太傅7>云:「不得爾。此是屋下架屋耳,事事擬學8>,而不免儉狹9>。」 〔注解〕 (1) 庾仲初:即庾闡,字仲初,晉鄢陵人,生卒年不詳。幼好學,九歲能屬文。有詩賦銘頌,多散佚不全。所作〈揚都賦〉,傳頌一時。 (2) 〈揚都賦〉:文章名。晉庾闡所作,文中鋪陳東晉都城建康之山川名勝、草木禽獸、宮室人物及都市繁華。 (3) 庾亮:西元289∼340,字元規,晉鄢陵人。明帝立,奉遺...
三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泛稱親族。《三國演義》第一三回:「令諸侯共伐我等,三族不能保矣。」清.汪中〈先母鄒孺人靈表〉:「方中幼時,三族無見卹者。」
壹敗塗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後世有「蕭規曹隨」之語。卒諡懿侯。 (6) 種族:族誅。種,音ㄓㄨㄥˇ,家屬親人。族,誅殺遠近親族。 〔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漢書.卷一.高帝紀上》
舉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過活,維持生計。《晏子.內篇.雜下》:「國之簡士,待臣而後舉火者,數百家。」《北齊書.卷三四.楊愔傳》:「重義輕財,前後賜與,多散之親族,群從弟姪十數人,並待而舉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