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46.73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於民國17年(1928)成立於廣州,該所自成立伊始,即注意蒐集圖書文獻。37年遷臺以後,為妥善安置藏書,於49年獲得美援資助,建築四層大樓圖書館一幢,同時,為紀念該所傅斯年所長創所之功績,由當時中研院院長胡適先生定名為傅斯年圖書館。傅夫人俞大綵教授並捐贈傅先生藏書12,000餘冊,以光典藏。由於圖書增加甚速,原有空間不敷使用,分別於67年及80年各擴建書庫大樓一棟。
  該館以漢學資料蒐藏豐富,享譽國際。截至1990年止,計有西文書籍40,642冊、中日韓文書籍260,075冊(其中善本21,000餘冊、普通線裝書140,000冊、特藏書10,000餘冊)...
語言溝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蹈治療名詞。溝通的型態之一,指運用語言、文字以外的媒介來傳達想法或感受,包括:臉部表情、眼神、肢體動作、手勢等,可補強語文溝通之有效性及完整性,在某些情境下更能表達個體的感情,如擁抱等。
一種高階程式設計語言,於1960年由CODASYL委員會專為商業資料處理所設計。為目前在商業資料處理使用最多的程式設計語言。採用自然語言(英文)的格式企圖達成程式本身就是說明文件的理想。採用記錄結構的方式定義資料項目。主要版本有1968(ANS X3.23-1968),1974(ANS X3.23-1974)and 1985。
一種十分容易使用的程式設計語言,在許多小的電腦系統均可使用,常作為程式設計初學者入門的語言
控制語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用以控制電腦動作的語言,例如作業系統、網路作業系統及網路控制的語言均屬於控制語言
民族語言文字(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除漢族外,有五十五個少數民族,使用一百種以上的語言,分屬漢藏、阿爾泰、南亞、南島、印歐五大語系;其中屬於漢藏語系的最多。漢藏語系中,又分藏緬、苗瑤、侗台三個語族。藏緬語族中屬藏語支的有藏語、(錯那)門巴語、食洛(門巴語)、白馬語;屬羌語支的有羌語、嘉戎語、普米語、木雅語、道孚語、史興語、爾蘇語、貴瓊語、扎巴語、卻域語、納木義語;屬彝語支的有彝語、哈尼語、納西語、拉祐語、基諾語、傈僳語、怒蘇語;屬緬語支的有載瓦語、阿昌語、波拉話、浪速話;屬景頗語支的有景頗語、獨龍語、崩尼一慱嘎爾語、達識語、格曼語、蘇龍語、阿龍語;語支未定的有白語、土家語、柔若語、義都語。苗瑤語族中屬...
低階語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接近機器語言的一種程式語言,其指令與機器語言指令成一對一的對應。
資訊檢索自然語言處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早期圖書館學中,資訊檢索處理的詞彙,如索引詞(indexing terms)、關鍵詞(keywords or key phrases)、描述詞(descriptors)、標題詞(subject headings)等,通常為人工篩選、正規化、權威控制的詞彙,其詞彙的品質高。但隨著數位全文的普及,如網頁、線上新聞等每日大量更新,人工建構、篩選、控制這些詞彙的努力,跟不上文件以及詞彙成長的速度,以自動化處理全文文字的需求,更加迫切。資訊檢索中的自然語言處理,乃利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針對全文文件,進行上述詞彙(索引詞、關鍵詞、描述詞、標題詞等)的辨識、擷取與運算。除了這些傳統的任務之外,自然語言處理技...
標準通用標記語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標準通用標記語言之英文全名為Standard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簡稱為SGML(ISO 8879:1986),訂定於1996年至1998年。SGML為目前超文本語言—使用成對標記對內容進行標記(例如:HTML、XML等)—的最高規範。由於SGML極為複雜,因此雖然具有強大的適應性,反而較難運用於中小型的應用,故而衍生出XML,XML與SGML相較之下在各方面均較為簡化,也較容易實作,目前數個網路上常見的標準如RSS、XHTML、ePub均是XML的應用。在語言的比較上,XML為SGML的子集,而HTML則為SGML的應用(因HTML有專殊化的標籤集合)...
Wikipedia (n.d.). Standard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 Retrieved May 9, 2011,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Standard_Generalized_Markup_LanguageWikipedia (n.d.) .Spam (electronic).Retrieved May 9, 2011,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Spam_(electronic)
人造語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人工設計並制定使用規則的語言,有數種類型,例如手語、世界語(Esperanto)以及計算機程式設計用語言,如ALGOL、PASCAL、BASIC等。
  人造語言(Artificial Language)是由一位作者或一群作者,因某種目的有計畫地設計出來的語言。從傳統語言學的觀點,人造語言可以定義「只要不屬於自然語言語言,便是人造語言」。所謂自然語言(Natural Language)就是人類日常習用的語言,例如中國語言、英語、俄語…等各國語言。換言之,自然語言的產生是在不受人為控制之下,隨著文化地理環境發展而自然衍生的語言。相反地,人造語言的產生,則是人為有意圖的控制與規畫下,精心設計而發展出來的語言
  人造語言必須要能符合語言學上的科學原則。換言之,人造語言的基本架構,必須要滿足語言學的基本原理,如此方可稱為語言。在數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