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9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人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佛教用語。指在輪迴中轉世投生為人。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歸心》:「但當兼脩戒行,留心誦讀,以為來世津梁,人身難得勿虛過也。」
斷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誦讀未加標點之古書時根據文義做停頓,或同時在書上按停頓處加上圈點。清.徐珂《清稗類鈔.考試類.府試文限三百六十字》:「某歲,舉行郡試,文以三百六十字為程式,三字斷句,謂之三字經,多一字不錄,少一字亦不取也。」
祭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祭祀時所誦讀的文辭。如唐韓愈的祭十二郎文。
下筆成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下筆成章」之典源,提供參考。 《三國志.卷一九.魏書.任城陳蕭王傳.陳思王植》陳思王植1>字子建。年十歲餘,誦讀《詩》、《論》及辭賦數十萬言,善屬文2>。太祖3>嘗視其文,謂植曰:「汝倩4>人邪?」植跪曰:「言出為論,下筆成章,顧當面試,奈何倩人?」時鄴銅爵臺新成,太祖悉將5>諸子登臺,使各為賦。植援筆立成6>,可觀,太祖甚異7>之。 〔注解〕 (1) 陳思王植:曹植(西元192∼232),字子建,三國時魏武帝第三子,文帝之弟。十歲能屬文,甚得武帝寵愛。文帝立,忌其才而不重用,封陳王。植才思捷,詞藻富麗,尤長於詩。六朝詩人多受其影響,謝靈運嘗言:「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獨得八斗。」卒...
全真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金代,道士王重陽創立的宗教。主張儒、道、釋三教合一,其教義勸人誦讀儒教的《孝經》、佛教的《般若心經》和道教的《道德清淨經》,以返其真,故稱。元明時極為盛行。
經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或道教信徒誦讀經文和修習懺悔法門。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從今經懺無心禮,專聽春雷第一聲。」
走筆成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下筆成章」之典源,提供參考。 《三國志.卷一九.魏書.任城陳蕭王傳.陳思王植》陳思王植1>字子建。年十歲餘,誦讀《詩》、《論》及辭賦數十萬言,善屬文2>。太祖3>嘗視其文,謂植曰:「汝倩4>人邪?」植跪曰:「言出為論,下筆成章,顧當面試,奈何倩人?」時鄴銅爵臺新成,太祖悉將5>諸子登臺,使各為賦。植援筆立成6>,可觀,太祖甚異7>之。 〔注解〕 (1) 陳思王植:曹植(西元192∼232),字子建,三國時魏武帝第三子,文帝之弟。十歲能屬文,甚得武帝寵愛。文帝立,忌其才而不重用,封陳王。植才思捷,詞藻富麗,尤長於詩。六朝詩人多受其影響,謝靈運嘗言:「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獨得八斗。」卒...
默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誦讀
高鳳流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漢高鳳專心誦讀,晝夜不停。其妻曾叮嚀他看管雞群,勿使啄食曝晒在庭院的麥子。高鳳拿著竿子專心念誦經書,而不知忽下暴雨,大水沖走了麥子。事見《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傳.高鳳傳》。後形容讀書專心,或嘲謔書痴。
名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名家的理論,即辨別是非同異的理論。《晉書.卷七五.列傳.范汪》:「汪乃廬於園中,布衣蔬食,然薪寫書,寫畢,誦讀亦遍,遂博學多通,善談名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