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有口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嘴卻難於分辯。形容蒙受冤屈而無從申辯。《石點頭.卷八.貪婪漢六院賣風流》:「王大郎這兩句話,眾耳共聞,卻賴不得,雖然有口難。」《喻世明言.卷二.陳御史巧勘金釵鈿》:「孟夫人有口難,倒被他纏住身子,不好動身。」也作「有口莫辯」、「有口難辯」、「有口難分」。
以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瞎了的眼睛來別顏色。比喻不可能分清楚。《荀子.修身》:「不是師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猶以盲色,以聾聲也,舍亂妄,無為也。」
認圖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圖形(Identify graph)目錄1 建構幾何圖形1.1 拼圖1.2 摺紙與剪紙1.3 做圖形2 指認圖形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建構幾何圖形 拼圖首先可讓幼兒階段的孩童拚一些圖畫,例如卡通人物的拼圖等等,讓孩童學習能拚出原圖。接著再進行拚幾何圖形,而拚幾何圖形比拚圖畫來的重要,因為拚幾何圖形可培養孩童建構出圖形,並且具備分析圖形的能力,且能夠發現複雜圖形中所隱含圖形的能力,適用教材如七巧板或者以三角形來拼成某圖形。 摺紙與剪紙摺紙與剪紙最大的功用在於,可增進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因此又助於對圖形上的認識,舉例而...
菽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謂智力只能夠認豆麥。形容無知。見「不菽麥」條。01.隋.盧思道〈北齊興亡論〉︰「陸子駱提婆者,出於皁隸,本是靴工,愚暗庸短,僅辯()菽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爭辯駁斥。《儒林外史》第四五回:「不瞞大哥說,經過我愚弟兄看的地,一毫也沒得駁的!」也作「辯駁」。
能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現成圖形的元素大小及多少來分圖形細節的能力;多用於圖形識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針對同一問題,不同意見者當面以言辭相互論爭。《老殘遊記》第一一回:「卻說申子平正與黃龍子論,忽聽背後有人喊道:『申先生,你錯了。』」
線上(手寫)字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亦稱筆式輸入法,可直接用系統所附的特製筆在數位板上輸入文字。亦可接受中文字,免除學習中文輸入法的困擾,對管理階層人員,是個不錯的輸入方法。因為操作習慣最近似真正的繪畫,故在繪畫方面的應用方面特別方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別疑惑,使混淆迷惑的問題清楚地顯現出真面目。《論語.顏淵》:「子張問崇德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明.宋廉〈筆記序〉:「其為來學寤疑惑之助,而功不既多矣乎!」
語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音是人類通訊中最常用的方式。人類藉由製造出有意義的聲波或響聲,透過空氣的震動而傳遞到另一個人的耳朵,然後解讀出其意義。而當接收者是一部電腦,經過電腦內的解讀程式,將人類說話的聲音解碼成文字符號或說話者的本意時,即稱之為自動化的語音識系統。
  探究人類如何產生語音的基本研究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但對於今日語音合成(Voice Synthesis)及語音識的研究始於1940年代。當時因發明了音譜分析圖(Sound Spectrograph),將聲音的震動分別以時間及頻率的函數圖形表現出來,進而提供科學家分析人類聲音的方法。語音合成與識的研究方法開始於1970年代初期,主要得力於...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