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辨別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犯了大錯,導致公司大虧損時?很明顯地,第一種情況就可能使你成功加薪。這一點你是知道的。因為你已經能夠辨別提出要求的適當和不適當時機。辨別是使用線索、信號、或訊息來瞭解何時表現某行為較可能獲得增強。公司的財務狀況、老闆的情緒、和你最近的表現都是一種辨別刺激,它告訴你,你向老闆要求加薪能否成功。為了讓學生學會辨
|
辨認圖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辨認圖形(Identify graph)目錄1 建構幾何圖形1.1 拼圖1.2 摺紙與剪紙1.3 做圖形2 指認圖形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建構幾何圖形 拼圖首先可讓幼兒階段的孩童拚一些圖畫,例如卡通人物的拼圖等等,讓孩童學習能拚出原圖。接著再進行拚幾何圖形,而拚幾何圖形比拚圖畫來的重要,因為拚幾何圖形可培養孩童建構出圖形,並且具備分析圖形的能力,且能夠發現複雜圖形中所隱含圖形的能力,適用教材如七巧板或者以三角形來拼成某圖形。 摺紙與剪紙摺紙與剪紙最大的功用在於,可增進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因此又助於對圖形上的認識,舉例而...
|
治辨之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治辨之極」是指治理人群、分別貴賤的根本原理;語見[荀子.儒效篇]:「故明主譎德而序位,所以為不亂也;忠臣誠能然後敢受職,所以為不窮也。分不亂於上,能不窮於下,治辯(辨)之極也。」以及[議兵篇]:「禮者,治辨之極也,強國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總也。」前文是說賢明的君主任人以官職必取決於其品德(這裡「譎德而序位」的「譎」通「決」,是取決的意思),如此才不致引起紛亂;忠誠的臣子接受任命必根據自身的才能,如此才不致陷於才蹙力窮。在上位的不紛亂,在下位的力不窮,是治理人群、分別賢愚貴賤的根本原理;[議兵篇]更明白指出此根本原理就是「禮」。
根據荀子學說,理想的執政者能以禮義法度輯... |
以盲辨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瞎了的眼睛來辨別顏色。比喻不可能分辨清楚。《荀子.修身》:「不是師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猶以盲辨色,以聾辨聲也,舍亂妄,無為也。」
|
僅辨菽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謂智力只能夠辨認豆麥。形容無知。見「不辨菽麥」條。01.隋.盧思道〈北齊興亡論〉︰「陸子駱提婆者,出於皁隸,本是靴工,愚暗庸短,僅辯(辨)菽麥。」
|
辨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針對同一問題,不同意見者當面以言辭相互論爭。《老殘遊記》第一一回:「卻說申子平正與黃龍子辨論,忽聽背後有人喊道:『申先生,你錯了。』」
|
辨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爭辯駁斥。《儒林外史》第四五回:「不瞞大哥說,經過我愚弟兄看的地,一毫也沒得辨駁的!」也作「辯駁」。
|
辨口如懸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唐.韓愈〈石鼓歌〉:「安能以此上論列,願借辨口如懸河。」
|
辨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辨別疑惑,使混淆迷惑的問題清楚地顯現出真面目。《論語.顏淵》:「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明.宋廉〈筆記序〉:「其為來學寤疑辨惑之助,而功不既多矣乎!」
|
分辨能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現成圖形的元素大小及多少來分辨圖形細節的能力;多用於圖形識別。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