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4.650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余光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而去,更不能變成風。把散文寫成詩,正如把詩寫成散文,都不是好事。 散文理論 余光中在〈剪掉散文的子〉一文中說:「現代散文要講究彈性、密度與質料。」 散文之彈性 彈性是對於各種語氣能夠兼容並蓄、融合無間的適應能力,以現代人的口語為節奏基礎,在情境所需時,也不妨用一些歐化或文言文的句子,以及適時而出的方言或俚語,或是穿插典故。文體和語氣變化多,散文彈性當然越大, 發展的可能性也越大, 而不至於趨向僵化。在《我的四個假想敵》「靚仔」和「叻仔」是粵語,這讓讀者更真實的如臨其境,在其他作品之中,更不時會採用年輕人經常在同儕...
頭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上的毛髮。《紅樓夢》第四二回:「過來,我替你把頭髮攏一攏。」《文明小史》第三九回:「他的頭髮,雖然已剪去十分中八分,卻有一條假子可以罩上,叫人家看不出來的。」也稱為「頭毛」。
辭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四種常見的說法,而第四種並不是“隱語說”。賦源,是辭賦文體“流變”,中國辭賦文學二千餘年曆史,以明其興於詩而亡於詩的盛衰嬗遞。演變過程,“以詩為賦”和“以文為賦”創作現象的交叉出現,構成辭賦藝術發展史線索。辭賦文學自戰國初成,歷經兩漢、晉唐、兩宋、元明迄清,形成由先秦到晉唐詩的散化到賦的詩化、漢大賦經晉唐以詩為賦到宋代以文為賦、晉唐經宋代以文為賦再到元明賦家仿騷復古的三大演進圈。辭賦藝術自身演進發展,契合於中國辭賦文學思潮,而且與釋賦所表現之文化氣象,以及歷史上“獻賦”“考賦”制度關係甚密,並由此顯示出辭賦在各個時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用絲線或布條等結紮而成的穗狀裝飾品。同「穗」。《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六回:「(夏作人)匆忙之間,又沒有繐子,將就用一根黑頭繩打了結,換上衣冠,出來相見。」
腸肥腦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請帝曰:「琅邪王1>年少,腸肥腦滿,輕為舉措2>,長大自不復然,願寬3>其罪。」帝拔儼帶刀環亂築,頭,良久乃釋之。 〔注解〕 (1) 琅邪王:高儼(西元558∼571),字仁威,北齊武成帝第三子,十分得寵,嘗欲改立為儲。北齊後主高緯即位後深忌之,武平二年,以出獵為名,使劉桃枝殺之。 (2) 舉措:行為動作。 (3) 寬:饒恕、原諒。
平起平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彼此採行平等的禮節。比喻權勢地位相等。《儒林外史》第三回:「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這就是壞了學校規矩。」《官場現形記》第四七回:「內中很有幾個體面人,平時也到過府裡,同萬太尊平起平坐的,如今卻被差役們拉住了子。」
擂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力擊鼓。《三國演義》第二八回:「張飛親自擂鼓。只見一通鼓未盡,關公刀起處,蔡陽頭已落地。」《文明小史》第五○回:「勞航芥趁勢把他一把子揪住,按在地下,拳頭只望他背心上落如擂鼓一般。」
立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立即、馬上。《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四:「一上刑罰,僧徒熬苦不過,只得從實供招,就押到寺中起贓來為證,問成大辟,立時處決。」《文明小史》第一回:「為了店小二父親不當心,打破他一個茶碗,那個有子的外國人就動了氣,立時把店小二的父親打了一頓。」
吳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建社會中,心直口快,胸無城府,卻既有能力,而又正直的知識份子的悲劇。殺妻求將,從稍後再沒有人抓這個小子,可證明只不過是政客們所使用的一種鬥臭手段。魯國在他手中不再受侵略,魏國在他手中強大,衰老的楚王國在他手中得到重生。忠心耿耿,才幹之高,歷史上很難找到匹敵,竟不容於當世,不禁為吳起悲,也為那些國家悲。伏到國王屍體之旁,能在死後復仇,這種智謀,也無人能及。如果有一個國家能對他始終重用,歷史可能重寫。
蹶角受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詞義2 出處3 用法4 例句5 似詞6 反詞 詞義以額角叩地,接受教化。 出處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朝鮮、昌海.蹶角受化。」 用法外夷之臣服納貢,可用此語。 例句盛唐之世,威震八方,仁恩遐被,四夷蹶角受化,稱臣納貢。 似詞心悅誠服/解請職/蹶角稽首/稱臣納貢/北面稱臣 反詞分庭抗禮/負嵎頑抗/夜郎自大/負固不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