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8.04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生靈塗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靈,人民;塗,泥沼;炭,炭火。生靈塗炭指人民如陷於泥沼、炭火中,痛苦不堪。[例]長年戰事不斷,造成生靈塗炭的景況。
岌岌可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樣只能讓國家暫時安定,卻無法維持長久。」因此管仲認為採勝民之道的結果,將是「危哉!君之國岌乎!」,造成國家的動盪不安,請桓公三思。」後來「岌岌可危」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非常危險。在《韓非子.忠孝》中,則引作「當是時也,危哉,天下岌岌!」
民不聊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百姓失去賴以生活的條件,無法生活下去。形容百姓貧窮,生活極為困苦。[例]戰爭往往造成民不聊生,家破人亡的後果。
玉石俱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助我,一同為天子效力。崑崙山上如果發生大火,美玉和石頭都將一同焚毀;天子的官吏若是失職,對天下百姓所造成的傷害比烈火還要可怕啊!」後來「玉石俱焚」被用來比喻不論賢愚、善惡、好壞同時受害,盡皆毀滅。
分道揚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各奔東西,各奔東西,各奔前程反義:並行不悖,齊頭並進,志同道合辨似: 鑣,音ㄅ|ㄠ。馬口中所含的鐵環。不可寫作「鏢」。 「分道揚鑣」及「各奔前程」都有各走各的路的意思。 「分道揚鑣」的用途較廣,可用在志向、興趣、感情等不相契合而造成的分手;「各奔前程」側重在目標相異,多用於志向不同的時候。 分道揚鑣 各奔前程 辨似例句 ○ ○ 雖是軍中老友,但退伍後,兩人~,各自在不同的領域裡謀求發展。 ○ ㄨ 既然我們的意見如此分歧,不如早早結束合夥關係,~,各奔前程吧!
洪水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不得有任何減緩焦慮的行為。一般而言,高度恐懼的當事人為緩和自身焦慮會採取一些不適當的行為,而這正是造成適應不良的主因,故在實施現場洪水法時會避免當事人的不適當反應,通常實施後很快就能降低焦慮感。例:一位個案在童年時曾有被狗追和包圍的經驗,從此之後他對於狗有莫名的恐懼,成年後與女友論及婚嫁卻無法自在的和她的愛犬相處,產生莫大的壓力故前去尋求諮商協助,治療師會藉由洪水法的技術讓個案到寵物店和狗接觸,但是想像中被狗追、咬的情形卻沒有發生,而漸漸放下對狗的恐懼與焦慮。(註二) 想像洪水法想像洪水法(imaginal flood...
月暈效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概全的主觀心理臆測,是在人際交往中對一個人進行評價時,往往因對他的某一方面特徵,掩蓋了其他特徵,從而造成人際認知的障礙。一個人表現好時,大家對他的評價遠遠高於他實際的表現。反之,一個人表現不好的時候,別人眼中所認為的差勁程度,也會遠大於他真正差勁的表現。就像我們看到的月亮大小,不是實際上月亮的大小,而是包含月亮的暈光。當一個人留給他人的印象是「好」時,人們就會把他的言行舉止用「好」的角度去解釋。反之,若一個人給人「不好」的印象時,那麼,一切不好的看法都會加諸在他身上。這種現象就是「月暈效應」,也就是俗語中的「以偏概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公開而無所隱瞞。[例]讓我們把話攤開來說清楚,免得造成誤會。
歸因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歸因理論早期的發展在於認識個體對於成功和失敗的主要原因的選擇,以及與之後的行為之概念的連結。之後,對造成成功和失敗結果的主要原因之特性加以認識。在此同時Weiner(1980)也發現,歸因會影響對於事件的情緒反應,例如驕傲或是羞恥感;也影響對於未來結果的預期,事件結果之歸因的穩定性向度的不同可能使個體產生對於未來不同的結果預期(Gredler,1997)。(引自蔡育嫺,2008) 溫納的三向度歸因論(引自張春興,2001)  根據對以往心理學家們行為後歸因理論的比較分析,溫納提出了以驗證三個假設為目的的三項度歸因論:個人...
認知治療法(cognitive_therapy)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動反射性的內在對話,即某刺激會自動引發個人獨特的想法,並影響情緒反應,此思考無好壞之分。若此思考會造成不適應的情緒和行為,即為不良適應信念,會導致憂鬱,並形成認知扭曲。對個案造成困擾。2. 認知扭曲:認知扭曲指個體會以自我抗拒、自我貶低的方式來駁斥客觀事實,產生錯誤的邏輯,對外在刺激加以推論時,會產生系統性的錯誤和不正確結論。具有很多形式,包含隨意推論、過度概括化、擴大或貶低等。在諮商歷程中,個案需學習辨識出扭曲的認知,並自我監控。3. 認知三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