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5.187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玩物溺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玩物喪志」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西周時,武王姬發遵其父文王之遺志,即位的第二年起兵滅商紂,取得了天下,建立周王朝。從此武王威名遠播,中原地區外的部族首領,常進貢奇珍異物。有一次,西戎進貢了一種特有的獒犬,武王因仍陶醉於滅紂的戰功中,所以放縱自己,耽於逸樂,整天與獒犬遊獵嬉戲,荒廢了朝政。朝中大臣召公見此情況,便作〈旅獒〉一文勸諫武王,其中有兩句話說:「一味把人當成玩弄的對象,那是喪失做人的道德;一味玩賞器物,將喪失原有的雄心壯志。」武王於是從善如流,收斂心性,重新回到政務上,專心於國事。後來「玩物喪志 」被用來形容沉溺於某樣的事物,因而荒廢了應做的事。
職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日各地方所進貢的物品。《左傳.僖公五年》:「執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以媵秦穆姬,而脩虞祀,且歸其職貢於王。」《三國志.卷八.魏書.陶謙傳》裴松之注引《吳書》:「華夏沸擾,干今未弭,包茅不入,職貢多闕。」
虧於一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功虧一簣」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周武王滅了商朝,安定天下,聲威顯赫,四方蠻夷都來進貢。西方有個叫旅的國家,進貢了幾隻土產的獒犬。召公奭害怕武王玩物喪志,勸王繼續修德慎行,重視賢能,不要珍惜異物,以盡安定國家和保護人民的責任。如果不注意小節,最後會連累大德,就像堆積一座土山,已堆到九仞,只差一簣土了,卻不肯覆上去而放棄,功敗垂成,這實在太可惜了。「功虧一簣」出現在這席話中,比喻事情只差最後一步,卻因未能堅持到底而前功盡棄。
歲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諸侯或屬國每年向朝廷遣使進貢的財物。《國語.周語上》:「日祭、月祀、時享歲貢、終王,先王之訓也。」《三國演義》第六八回:「孫權從其言,令步騭往曹營求和,許年納歲貢。」
銅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屬於打擊樂器。用銅鑄成的鼓,鼓腔中空無底,兩側有銅環耳,鼓面和鼓身多半有精緻的紋飾。流行於中國大陸廣西、廣東、雲貴、湖南等少數民族地區。[例]銅鼓是古代用做祭祀、賞賜及進貢的重器。
鄭和下西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事靖難之變,明成祖(註1.)即位後,便派遣鄭和下西洋。鄭和本姓馬,雲南人,成祖時的宦官,屢世皆為回教徒,因深受成祖信任,乃賜姓鄭。成祖為了催促南洋各國進貢,乃打著尋找建文帝(註2.)的名號,派鄭和率領龐大的艦隊從南海赴往印度洋一帶。第一次率大船六十二艘,將士兩萬七千八百多人,1405年(永樂三年)從蘇州劉家港啟程,航海期間共兩年又四個月,停泊處從占城、真臘、暹羅,經爪哇、舊港、蘇門答臘,至錫蘭,在由此到印度西岸的古里。此後二十五年間,他曾六次下西洋,垂對所經過之地,從波斯灣口的忽魯謨斯即於非洲東岸。在這期間,他曾派人...
土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臣民或藩屬向君主進貢的土產。《漢書.卷九四.匈奴傳下》:「物土貢,制內外,或脩刑政,或昭文德,遠迎之勢異也。」
動心驚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驚心動魄」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驚心動魄」原作「動心驚魂」。晉代王嘉《拾遺記》裡記載這麼一則故事:古時候的越國國君想要滅掉吳國,於是派人到處收集奇珍異寶、美人和好吃而罕見的食物,進貢給吳國國君。其中有兩個美人,一名夷光,一名脩明,吳王特別喜愛,將她們安置在建築精緻,裝飾華麗的房間,然後用細珠串在一起作為門窗的簾子。隔著簾子偷偷窺視過她們的人,沒有人不是內心感受極深,引起很大震撼,都說她們是天上的仙女。漸漸地,受到迷惑的吳王,開始不理國家政事,到後來越國軍隊攻入王宮,他還抱著這兩個美女一起逃。後來「驚心動魄」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內心感受極深,震撼很大。
一簣而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功虧一簣」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周武王滅了商朝,安定天下,聲威顯赫,四方蠻夷都來進貢。西方有個叫旅的國家,進貢了幾隻土產的獒犬。召公奭害怕武王玩物喪志,勸王繼續修德慎行,重視賢能,不要珍惜異物,以盡安定國家和保護人民的責任。如果不注意小節,最後會連累大德,就像堆積一座土山,已堆到九仞,只差一簣土了,卻不肯覆上去而放棄,功敗垂成,這實在太可惜了。「功虧一簣」出現在這席話中,比喻事情只差最後一步,卻因未能堅持到底而前功盡棄。
四海稱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全天下的人皆臣服。《西遊記》第九回:「天下太平,八方進貢,四海稱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