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704.3159 ms
共 1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入室操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經學大家,他對公羊《春秋》特別有興趣,精研之後,寫了《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梁癈疾》三書,闡述自己的見解,他認為「春秋三傳」中《公羊》最正確,而《左氏》、《穀梁》都有重大的缺失。當時另一個經學大家鄭玄看了之後,針對何休論點之缺失,也寫了《發墨守》、《鍼膏肓》、《起癈疾》三書來反駁。何休讀完後,發現鄭玄完全是利用自己文章裡的論點來反駁自己,並且很有道理,不禁感慨地說:「康成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意思是指鄭玄就像是進了我的房間,拿著我的矛向我進攻啊!後來「入室操戈」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持對方的論點來反駁對方。
|
道德討論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發展,最理想的道德教材就是假設的或真實生活中的兩難式困境題材。藉由在教室中討論道德兩難式困境故事,闡述故事中包含的道德問題,辨明其中的道德觀點,讓學生與道德認知發展階段比自己高的同學進行公開討論,以刺激學生對道德衝突情境的興趣,進而促進學生道德認知結構的發展。 道德討論教學法道德討論教學法係根據學生現有的道德認知結構,利用兩難式的問題情境,透過公開討論的方式,提升學生的道德判斷層次。因此,道德教學必須提供豐富的道德刺激與衝突情境,在互尊、和諧的氣氛中,不斷地辯論、詰問,以使學生發展出更成熟的道德判斷能力。 教學過程 引...
|
教育知識社會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會學。 歷史知識社會學一詞於1924年由社會學家謝勒(M. Scheler)所提出,並經其他社會學者闡述與傳遞之後,慢慢成為社會學中的一支,並漸受到重視,間接影響教育知識社會學的產生。教育知識社會學源自於1960年代新興的教育社會學觀,新興的教育社會學不同於傳統教育社會學,前者以社會學為起點使用社會學的研究發現來詮釋與解決教育問題,後者以教育學為出發點透過教育研究的過程建立或修正社會學的理論,並開啟教育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教育社會學進入1970年代之後,又發展出詮釋性導向的新教育社會學,相關研究以課程與教學為重點,前者從...
|
還珠買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言辭;作君王的,只喜歡看這些美妙的言辭,卻忽略了這些言論是有功用的。墨子的學說,是傳授先王的道術,闡述聖人的言論,普遍告知世人。所以並不加以修飾,以免人們只喜愛他美妙的言辭,而忽略了其中的功用。」後來韓非子所謂的楚人賣珠這個故事,被濃縮成「買櫝還珠」,用來比喻捨本逐末,取捨失當。
|
大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最和平安樂的盛世。[例]禮記禮運篇中對大同世界的闡述,令人十分嚮往。
|
探問技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你對某件事情的看法如何?」,諸如此類的問題,都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因此可以使當事人自由發揮,並闡述出自己的看法。 封閉式問題此類即與開方式問題相反,封閉式問題擁有一個正確且固定的標準答案,使得當事人只能以現實中的發生情況來回答此類的問題。舉例而言,「你數學考幾分?」、「你有幾個兄弟姊妹?」,等等類似的問題,皆擁有一個正確的答案,因此使得當事人只能陳述出事實,無法看出她對這些問題的個人看法為何。(註1) 使用時的注意事項當沒有其他技術可使用的狀況下,才使用探問技術諮商員須注意不可讓話題轉至不重要的主題上諮商員所提出的...
|
闡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發揮、闡明、闡述
|
傍人門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他,表示兩人的情誼。他的文章也是十分特殊,獨創一格,引起文壇相當大的震憾,並在〈門律自序〉這篇文章中闡述自己為文的觀點,強調盡信書不如無書,文章並沒有所謂的常體,文人要有自己的風格,不能「寄人籬下」,一味依託前人,守舊習而不改新,不能自創一格。但這句成語後多用其字面義,用以比喻寄居他人屋下生活,不能自立。
|
靡靡之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靡靡之音」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靡靡之音」原作「靡靡之樂」。韓非是戰國末期的韓國諸公子,他眼見韓國國力衰弱,竭力主張使用刑術法治來達到富國強兵的目標。他屢次上諫韓王,均不受重視,因而發憤著書,即成今日之〈韓非子〉,表達自己的治國理念。其中〈十過〉一章在闡述君王如有十個重大過失之一,就足以亡國,其中一項就是沉溺於音樂享樂中,而忘了國事與應有的禮儀。他舉春秋時期晉平公的事為例,當時衛靈公要前往晉國會見晉平公,經過濮水附近,聽到一曲美妙的音樂,問左右有無人聽過,眾人皆說沒有,衛靈公便請樂師師涓將它譜下來。到了晉國,晉平公設宴款待他,酒酣耳熱之際,衛靈公便要師涓演奏那新譜下來的美樂助興。...
|
王安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批評北宋中葉整個官僚政治制度的腐敗現象﹐提出法先王之意﹐主張“改易更革”﹔《本朝百年無事劄子》系統地闡述仁宗在位41年間的政治措施的得失﹐勸勉神宗革除“因循末俗之弊”。這類文章具有組織嚴密﹐析理精微﹐措詞大膽切直而又很有分寸﹑語氣誠敬乾脆而又富於鼓動性等特點。尤其是《上仁宗皇帝言事書》﹐洋洋萬言﹐體大思精﹐近人梁啟超以為“秦漢以後第一大文”﹐惟賈誼《陳政事疏》“稍足方之”(《王荊公》第21章)。是針砭現實的雜文。如《原過》﹑《使醫》﹐短小精悍﹐巧於用比﹔《興賢》﹑《委任》﹐從正反兩面反覆論證﹐邏輯性很強﹔《閔習》﹑《知人...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