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9.56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附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附設或隸屬。如:「附屬中學」。
國立編譯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二十一年成立,隸屬於教育部。掌理有關學術文化書籍及教科圖書的編譯事宜,亦配合國家社會發展與教育政策編譯各類圖書,一百年併入國家教育研究院。
異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 生產過程的異化3 同僚工作者的異化4 人類潛能的異化 人與勞動產品的異化勞動的產品不屬於工人而是隸屬於資本家,這表示資本家可以依照自己的慾望使用工人生產的產品,資本家將會出售產品以獲取利潤。工人也對於生產的內容毫無感覺與意識,因為許多高度專業化的工作被細分為許多無數不重要的角色,工人時常會認為和感覺是裝配線而非真正在工作,在製造最後的產品。 生產過程的異化亦即異化勞動,從「為了勞動而生存」變成「為了生存而勞動」。也就是資本家以工資買下工人的時間,為資本家工作、生產活動屬於資本家,並且資本家可以決定如何使用工人的時間。...
內團體與外團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外團體(in-groups and out-groups)是一種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團體區別現象,這個概念首先由孫末楠(Sumner)提出。目錄1 內團體2 外團體3 內、外團體之於中國社會4 參考書目 內團體內團體(in-groups)是指一群人形成的團體,他們彼此有我們團體的隸屬感,身處其中宛若置身家中一般自在。 外團體外團體(out-groups)則是指某群人覺得他們不屬於某些特定團體,對其缺乏認同感,相對於該團體,他們會產生外團體的感覺。內、外團體是一個相對社會團體的觀點,身處其中則感覺如同圈外人一般。註1在日常...
國立嘉義家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度「特殊教育實驗班」納入正式編制,成立特教組承辦特教業務89年2月改制為「國立嘉義高級家事職業學校」隸屬教育部 89學年度「家政科」改為「餐飲管理科」;「特殊教育實驗班」改名為「綜合職能科」 100學年度 「服裝科」改為「流行服飾科」;「美容科」改為「時尚造型科」 交通資訊自行開車 經由中山高速公路北上/南下至嘉義家職1.下嘉義交流道,往嘉義阿里山方向 -> 北港路(縣159) -> 右轉 世賢路二段 -> 直走 經世賢路四段 到底->接 南興路 到底 -> 左轉 宣信街 ->於體...
親密關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次級關係次級關係相較於初級關係較為正式,而非直接,且非屬於個人,甚至可能容易中斷關係,大多是個人因隸屬於團體之中而產生的關係,例如政黨黨員與其隸屬政黨之間的關係即屬於此類。 兩人之間的親密關係程度以下就屬於初級關係的兩人親密關係程度作判斷分類,可就寬度(breadth)、開放度(openness)、深度(depth)三個標準作為判斷基準。 寬度寬度係指兩人共同活動的範圍,寬度越廣則代表兩人花費越多的時間參與共同的活動,因此親密程度越高。 開放度開...
蛇影杯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ㄔㄣ。應郴,東漢人,生卒年不詳。應劭之祖父。曾官至武陵太守。 (3) 汲令:汲縣縣令。東漢時,汲縣隸屬河內郡,今位在河南省境內。 (4) 夏至:古代二十四節氣之一,時在陽曆六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此日,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 (5) 詣見:前往拜訪。詣,音|ˋ。 (6) 主簿:古時,郡府及縣廷均有此官。為太守及縣令身旁親近屬吏,相當於今之主任祕書。 (7) 杜宣:東漢人,生卒年不詳。應郴下屬。 (8) 羸露:瘦弱,身體衰弱。羸,音ㄌㄟˊ。 (9) 赤弩:紅色的弓。弩,音ㄋㄨˇ。 (10) 攻治萬端:用盡各種方法治病。 (11) 愈:通「癒」,痊癒。 (12) 闚視:探望。闚...
英法百年戰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先的土地,如諾曼底、曼恩、安茹等。兩國另因法蘭德斯的貿易糾紛,加深彼此的衝突。該地位於法國北疆,表面隸屬法國,實際獨自行政,且與英格蘭有很多羊毛貿易。 公元1327年,英王愛德華三世登基。他認為自己也該擁有法國王位,但法國當時為菲利普六世所有。於是愛德華在1337年向法國宣戰,就此開啟了百年戰爭;這場戰爭持續到了1453年。1346年,愛德華率領英軍橫渡英吉利海峽,並在克雷西大敗菲利普的軍隊。1356年,黑王子(註1.)在普瓦捷戰役中大勝,並且俘虜了法王約翰二世。1360年,愛德華放棄當法國國王的念頭,歸還法國西部的領土...
直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直接隸屬。《明史.卷四○.地理志一》:「洪武初,建都江表,革元中書省,以京畿應天諸府直隸京師。」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屬工業講習所規程」,於臺北廳大加蚋堡大安庄(即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現址)設立「民政部學務部工業講習所」,隸屬學務部管轄,並由學務部長隈本繁吉暫任所長。起初工業講習所分為「木工科」、「金工及電工科」,「木工科」下再區分木工與傢具兩個分科;「金工及電工科」下則有五個分科,分別為鑄工、鍛工、仕上(建築裝修)、板金工、電工。進入該科的學生只能選擇其中一分科作為專修。學生入學年齡定在十四歲以上二十歲以下,公學校畢業或同等學力的台灣人,修業年限三年。1914年工業講習所改名為「臺灣總督府工業講習所」,仍以台灣人為主要學生來源。之後陸續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