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74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續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連續不斷。唐.白居易〈琵琶行〉:「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宋.楊萬里〈中秋前兩日別劉彥純彭仲壯於白馬山下〉詩:「忽忽離合夢非夢,續續談諧眠不眠。」
涌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液體噴瀉、奔流。《文選.左思.魏都賦》:「嘉穎離合以䔿䔿,醴泉涌流而浩浩。」也作「湧流」。
渠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吳語。指他、他們。宋.辛棄疾〈賀新郎.老大猶堪說〉詞:「問渠儂,神州畢竟,幾番離合?」宋.葉秀發〈醉落魄.胸襟灑落〉詞:「生朝有酒團欒酌,因笑渠儂,痴騃畫松鶴。」
梨園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大陸地區福建省南部及臺灣等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梨園戲為現存閩南語系中最古老的劇種,流行的區域除閩南之外,尚包括臺灣及南洋一帶,它的表演形式和音樂,都保存著很多古老風格。採用南管音樂做為主要曲調。曲調牌名有許多與南北曲相同,因而被認為是宋元南戲的遺音。梨園戲的角色原分生、旦、淨、末、丑、貼、外,故舊稱「七子班」,角色中以生旦為主。大約清代以前即已在泉州流行,大致上可分為「大梨園」與「小梨園」,前者以成人為主,後者以童伶為主。梨園戲的劇目,大梨園的上路和下南及小梨園,各有擅演的所謂「十八棚頭」,各具特色。即使是相同的劇目,三者在表演形態上,亦有所不同。
今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晉代以後的草體書法。東漢張芝所創,有別於章草。今草係在章草基礎上結合楷法,而去除章草波磔的筆法,一筆寫成,連綿不斷,即偶有不連,筆意亦不斷。唐.張懷瓘〈書斷上〉:「草之書,字字區別,張芝變為今草,如流水速,拔茅連茹,上下牽連,或借上字之下而為下字之上,奇形離合,數意兼包,若懸猿飲澗之象,鉤鎖連環之狀,神化自若,變態不窮。」也稱為「破草」。
荊釵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奇名。原為元柯丹丘作。共二十四齣,為四大傳奇之一。後有明寧獻王朱權撰本,共四十八齣,收入明毛晉編六十種曲中。敘述南宋名儒王十朋與其妻錢氏的離合故事。
神光陸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師告余以未具。吾令鳳鳥2>飛騰兮,繼之以日夜。飄風屯3>其相離兮,帥4>雲霓而來御5>。紛緫緫6>其離合兮,斑7>陸離其上下。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淮南子.本經》。 (2) 鳳鳥:即鳳凰,傳說中的百鳥之王,雄的稱為「鳳」,雌的稱為「凰」,為象徵祥瑞的鳥。 (3) 屯:聚集、儲存。 (4) 帥:引導、率領。 (5) 御:侍奉。 (6) 緫緫:音ㄗㄨㄥˇㄗㄨㄥˇ,聚集的樣子。 (7) 斑:雜亂。〔參考資料〕 《淮南子.本經》乃至夏屋宮駕,縣聯房植,橑檐榱題,雕琢刻鏤,喬枝菱阿,夫容芰荷,五采爭勝,流漫陸離,脩掞曲挍,夭矯曾橈,芒繁紛挐,以相交持:公輸、王爾,無所錯其剞劂削鋸...
追蹤躡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順著蹤跡追尋探求。指有所憑據而非妄加揣測。《紅樓夢》第一回:「至若離合悲歡,興衰際遇,則又追蹤躡跡,不敢稍加穿鑿。」
悲歡合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人世間的聚散無常。唐.元稹〈敘詩寄樂天書〉:「當花對酒,樂罷哀餘,通滯屈伸,悲歡合散,至於疾恙窮身,悼懷惜逝,凡所對遇異於常者,則欲賦詩。」也作「悲歡離合」、「悲歡聚散」。
破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拆字,一種算命方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書證》:「潘、陸諸子離合詩、賦、栻卜、破字經,及鮑昭謎字,皆取會流俗,不足以形聲論之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