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2.526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梨園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大陸地區福建省南部及臺灣等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梨園戲為現存閩南語系中最古老的劇種,流行的區域除閩南之外,尚包括臺灣及南洋一帶,它的表演形式和音樂,都保存著很多古老風格。採用南管音樂做為主要曲調。曲調牌名有許多與南北曲相同,因而被認為是宋元南戲的遺音。梨園戲的角色原分生、旦、淨、末、丑、貼、外,故舊稱「七子班」,角色中以生旦為主。大約清代以前即已在泉州流行,大致上可分為「大梨園」與「小梨園」,前者以成人為主,後者以童伶為主。梨園戲的劇目,大梨園的上路和下南及小梨園,各有擅演的所謂「十八棚頭」,各具特色。即使是相同的劇目,三者在表演形態上,亦有所不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玩耍。如:「遊戲」、「戲耍」、「嬉戲」。
開玩笑。如:「戲言」、「戲弄」。
依一定情節,配合語言、表情、動作等所作的表演。如:「戲劇」、「演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種植花木蔬果的地方。如:「花園」、「菜園」、「果園」、「茶園」。
供人遊賞的場所。如:「公園」、「動物園」、「兒童樂園」。
墓地。如:「墓園」、「園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落葉喬木。開白花。果實球形,果肉稍硬,味甜可口。如:「水梨」、「孔融讓梨」。
梨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玄宗時訓練培養樂工的地方。《新唐書.卷二○二.文藝列傳中.王維》:「祿山大宴凝碧池,悉召梨園諸工合樂。」後泛稱戲班為「梨園」。清.洪昇《長生殿》第二四齣:「那些梨園舊曲,都不耐煩聽他。」
南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元以後,流行於福建、臺灣及東南亞地區的古樂。它和古代的樂曲有密切的關係,且逐步融和了當地的民間音樂。歌者執拍板,伴奏樂器以琵琶為主,再配以洞簫、三弦、二弦、四塊板等樂器。南管樂曲通常分為指、譜、曲三種。其音樂平和端雅,因曾在乾隆皇帝前演奏,而有御前清音的雅號。也稱為「南樂」。
瓊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廣東省海南島及雷州半島部分地區的地方戲曲。由潮劇、閩南梨園戲結合海南島當地的語言、民間小調等演變而成。受粵劇影響頗多。也稱為「海南戲」。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