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366 ms
共 10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輕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輕便靈巧。如:「動作輕巧」。《紅樓夢》第五十三回:「榻之上一頭又設一個極輕巧洋漆描金小几,几上放著茶盄、茶碗、漱盂、洋巾之類。」
|
材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適合從事某事的人。[例]他手指靈巧,音感又佳,是塊學習樂器的材料。
|
靈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靈活、靈巧
|
巧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靈巧的手。形容技藝精巧。[例]巧手天成
|
捏麵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少信徒也會在寺廟做醮的場合請店鋪製作大量捏麵作為供品,維妙維肖,與真物幾無二緻,而捏麵師傅們精湛靈巧的指法,也經常吸引孩子們駐足。(同註2)目前最有名的捏麵師傅是新莊人黃文榮,在他幼年時,廟宇常請捏麵師傅為小孩捏玩偶,從而引起他的興趣,之後更靠著自己摸索成為匠師。黃文榮最驕傲的作品是1983年應鹿耳門聖母廟之邀製作的千里眼像,高6尺,可說是當時全臺灣最大的捏麵人,可惜因為麵粉保存不易,不久便發霉,現在只餘照片可茲見證。(同註2) 製作傳統捏麵人的材料有麵粉、糯米粉、糖與香蕉水。將麵粉與糯米粉以4:1的比例加水揉合,以...
|
機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靈巧的機械。《後漢書.卷五九.張衡傳》:「衡善機巧,尤致思於天文、陰陽、歷筭。」《隋書.卷一九.天文志上》:「吳時又有葛衡,明達天官,能為機巧。」
3.機敏靈巧。三國魏.曹植〈侍太子坐〉詩:「翩翩我公子,機巧忽若神。」元.喬吉《兩世姻緣》第一折:「我這女兒吹彈歌舞,書畫琴棋,無不精妙,更是風流旖旎,機巧聰明。」也作「機伶」、「機靈」。
|
小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嬌小靈巧。《初刻拍案驚奇》卷三:「東山一路看他腰間沉重,語言溫謹,相貌俊逸,身材小巧,諒道不是歹人。」
|
情不自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夕」。舊俗婦女此夕必備陳瓜果、鮮花、胭脂於庭中向天祭拜,以期擁有姣美的面貌;並對月引線穿針,以期雙手靈巧,長於刺繡織布,稱為「乞巧」。詩中描述的女性看到七夕如影隨形的月亮時,想起乞巧的傳說,因此「情來不自禁」,一時感情激動,便也學著傳說在月下引線穿針,希望自己能夠變得更美、手藝更靈巧,以得到美好姻緣。後來典源文獻裡的「情來不自禁」,演變成「情不自禁」這句成語,表示感情激動得無法自我控制。
|
巧奪造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就能避開不好的地方,讓墓地趨於完美。選擇墓地的方法,是非常微妙的,要能通陰陽之理,觸類旁通。一個心目靈巧,功力高深的風水師,更能使一塊好的墓地「巧奪造化」,勝過天然。「造化之工」即為「天工」,所以後來「巧奪天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技藝巧妙。元朝趙孟頫〈贈放煙火者〉詩,有「人間巧藝奪天工,鍊藥燃燈清晝同。」句,也是形容製作煙火的技術高超精密,煙火雖是人工製作,但卻勝過天然,十分美麗巧妙。
|
乞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陰曆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二星相會之期,舊俗婦女此夕必備陳瓜果、鮮花、胭脂於庭中向天祭拜,以期擁有姣美的面貌;並對月引線穿針,以期雙手靈巧,長於刺繡織布,稱為「乞巧」。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七月》:「是夕,人家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鍮石為針,陳几筵酒脯瓜果於庭中以乞巧。」也作「祈巧」。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