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城(陳慧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陳慧坤受日本教育出身,對這些城堡與古蹟的過去皆知悉其詳。他以懷古的心情面對它,所以一瓦一樹都極力逼真的留存它原來的面目。尤其是前端的松樹,更是活用浮世繪的手法,增添畫面上的日本風味。這種畫法較傾向於傳統,也因此成為陳慧坤東洋畫的一個風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rdea goliath
體長135~150公分,為科之中體型最大的一種。有長腳及長頸,喙、腳黑色。雌雄相似,頭頂褐色,有延長的飾羽。眼後至背部為淡褐色,下頷至胸前為白色,頸部有黑斑。背部灰色,肩部褐色,腹部深褐色。
分布於南非、東非、馬達加斯加島、亞洲南部之伊拉克、伊朗及印度。
單獨或成對在海岸或是內陸有淺水區域的溼地上活動。由於體型較大,腳較長,因此可以在其他科到不了的較深水域活動,以魚類為主食,也吃兩棲類、爬蟲類、小型哺乳類及無脊椎動物。食量頗大,一隻巨的胃中曾被發現有2~3公斤的食物。巨通常每天都到同樣的區域覓食,站在水中或是緩慢行走搜尋獵物,當發現獵物時,會將身體低下,頸部後縮,靠近水面,頸部有一種特殊的構造,使其可以讓頭部像箭一樣地向前衝向獵物。巨的巢築在蘆葦叢的地上或是在水中矮灌叢上。巢的直徑可達1公尺,由蘆葦莖及樹枝組成。每窩產淡藍色的卵2~3枚。雌雄都會孵卵。孵化期約4週,幼鳥需6週之後才能離巢。
鳥綱(Class Aves)
鸛形目(Order Ciconiiformes)
科(Family Ardeida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Rhynichetos jubatus
體長約55公分。喙、腳紅色。體型短胖,全身灰色,頭上有延長的羽冠。雌雄相似。
僅分布於西南太平洋的新加勒多尼亞,無遷徙性。
棲於有森林覆蓋的山坡地,喜歡有林下植物和小溪流經過的環境。短胖的身材、強健的腳和強而有力的喙是適應地面活動演化後的結果。鶴幾乎不會飛行,但是可以自山坡高處向下滑翔。通常在森林下找尋蚯蚓和其他小動物。展示的時候會豎起頭頂的冠羽,有時還會展開翅膀,露出飛羽上黑色、白色和栗色的斑紋,覓食的時候成鬆散的小群,繁殖時則成對活動,叫聲刺耳喧鬧,配偶之間會互相唱和,在破曉前較容易聽到。築巢於地面,由樹枝和樹葉構成一個鬆散的結構。每窩產1枚乳黃色的卵,雌雄會輪流孵卵,孵化期約36天。幼鳥14週之後才能獨立活動。鶴是世界上最受威脅的鳥種之一,在人類引進新的天敵以及棲息地逐漸消失的威脅之下,這種不會飛的鳥類的...
鳥綱(Class Aves)
鶴形目(Order Gruiformes)
鶴科(Family Rhynichetidae)
粉紅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jaia ajaja
體長約81公分。喙長直,末端扁平,上喙有黑色橫紋。頭頸部皮膚裸露,頭部綠褐色,枕部黑褐色,頸部粉紅色;胸部及背部白色,翼及尾羽粉紅色,腳粗壯,紅色。
分布於美洲,由美國中南部至南美洲中北部及西印度群島。
性喜結群,常常可以見到成小群在天空飛行或是在溼地覓食。覓食的方式是用其特殊的喙在淺水處掃動,捕食小魚、甲殼類、以及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成小群繁殖,常常及幾種科鳥類一起於樹冠層上、蘆葦叢或是灌叢中築巢;巢材以樹枝為主,並有樹葉作為襯底。一夫一妻制,有特殊的求偶儀式,包括雄鳥獻上樹枝給雌鳥、飛行展示以及用喙互擊的動作。在美國,粉紅琵被獵捕以利用羽毛做帽子的裝飾,部分棲地也遭到破壞,但是在美國中南部族群數量仍然增加。
鳥綱(Class Aves)
鸛形目(Order Ciconiiformes)
科(Family Threskiornithidae)
秋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雄鳥頭頂黑褐色,後頸、體背紫栗色;尾羽黑色;翼上覆羽棕黃色,初級和次級飛羽灰黑色;腹面淡土黃色,由喉至胸黑褐色縱紋。雌鳥體背色似雄鳥,但散佈白色斑點;腹面有黑褐色和黃褐色縱斑。喙黃色,尖端深褐色;跗蹠黃綠色。
中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全身體羽白色。喙長比小白和大白都短。夏季下頸和肩披疏鬆的簑羽;喙黑色;眼先黃綠色;腳黑色。冬季和非繁殖個體身上無簑羽;喙黃色,尖端黑色;眼先黃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鴛鳥和鷥。唐.李白〈遊敬亭寄崔侍御〉詩:「俯視鴛群,飲啄自鳴躍。」也作「鵷」。
2.比喻朝官行列整齊有序。唐.杜甫〈暮春題瀼西新賃草屋〉詩五首之五:「未息豺虎鬥,空慚鴛行。」也作「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科,為大型的類,腿短,身體稍胖,頭為黑色,頸、背是黃褐底子,上面有不規則的黑色橫斑散布,其色與乾草顏色相近,成為躲避敵人攻擊的保護色。大都住在沼澤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夏季頭、頸和胸部栗紅色;肩到尾有藍黑色簑羽;飛羽、腹部和尾下覆羽白色。冬季無冠羽和藍黑色簑羽;頸部有黑褐色和黃白色相雜的縱紋。冬季成鳥臉頰黃色、小覆羽淡白色,與幼鳥第1年冬季臉頰綠色、小覆羽棕色條紋有別。喙黃褐色,尖端黑色;跗蹠淺黃色。
栗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雄鳥體色稍異。雄鳥頭頂至後頸為紅褐色,背部鏽紅色,飛羽及尾羽紅褐色。腹部黃褐色,喉部白色,喉及前頸中央有黑褐色縱斑。雌鳥大致如雄鳥,頭頂栗褐色,腹面淡黃褐色,有深褐色斑紋,背面有白色斑點。幼鳥似雌鳥,但色澤更暗。喙淡黃色,喙峰褐色,眼先綠色,腳黃綠色,眼黃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