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雪灘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遠(活動於西元1190-1224),字欽山,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濟)。光宗、寧宗朝畫院待詔。擅畫山水,不論構圖、筆法或意境均有新意,創立「水墨蒼勁」一派風格。與夏珪齊名,人稱馬夏。   雪崖枯枝,蘆竹寒汀,灘旁四隻白,均做瑟縮之狀,寒天的景緻,令人有著身臨其境的感覺。而濃淡墨色畫出的樹石、遠山和蘆草,對比於留白的積雪處,和幾不見墨痕的白們,在黑白之間,充分表現出清冷的意趣,達到了畫雪得其清的境界。另從岩壁上伸出的枝幹,曲折延伸,勢如蛟龍昇騰遊動,這種筆勢往下拖垂,形成長而斜向伸出的畫枝方法,正是典型的「拖枝馬遠」風貌。
(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棕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 55 至 59 cm。雌雄鳥同色。頭頂至後枕黑色,繁殖期有2至3條延長的白色飾羽;背部淡栗色,前額至眼上有一道白色眉線;頸和胸淡栗色,腹白色。虹膜黃色,求偶期紅色;眼先綠黃色;喙黑色;跗蹠綠黃色,求偶期粉紅色。
寬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ochlearius cochlearius
體長45~51公分。體型粗壯,中等大小,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寬而厚的喙。喙黑色,前額白色,眼黑色,頭頂有延長的羽冠,喉胸部白色,胸側黑色,腹部褐色,上背黑色,下背及翼上覆羽灰色,腳黑色。
共5亞種,分布於中南美洲,由墨西哥中部至阿根廷東北部。
棲息於湖邊及河流旁的樹林邊緣或是河囗的紅樹林,偏好濃密的灌叢或是樹林。拍翅動作緩慢,當被干擾時,常常退回樹林或是灌叢深處。雖然有奇怪的寬喙,這種覓食的方式和其他科相去不遠,大多是站在水邊耐心的等待獵物靠近之後猛然啄食,也會慢慢的步行,間或停止不動,不過也有紀錄發現牠們用寬喙當作杓子,捕捉泥沙或沉積物中的底棲動物。求偶的方式和其他科成員相差較多,當寬喙到達繁殖地點時,已經配對好了,因此在繁殖區看不到一般求偶的行為,而是一些配偶之間增進關係的動作,像是豎起頭頂的黑色羽冠使其呈現扇子狀,或是用喙拍擊,各種行為常常伴隨著特殊的叫聲。單獨或是成小群一起繁殖,於2~10公尺高的植物上築巢。每窩產卵...
鳥綱(Class Aves)
鸛形目(Order Ciconiiformes)
科(Family Ardeidae)
白頸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頂和後枕延長的飾羽藍黑色,頰、喉及頸和下頸的簑羽白色。體背和飛羽藍黑色。喙、跗蹠和趾黃色。幼鳥頭部全白色。
唐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全身白色。枕部有飾羽;肩部、下頸及胸披簑羽。夏季喙黃色;腳黑色,趾黃色;眼先裸出部藍色。冬季飾羽和簑羽均脫落;喙黑褐色,下喙基部黃色;跗蹠和趾黃綠色;眼先裸出部黃色。
白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65至69cm。額、眼周和臉頰白色;頭頂至後頸和背面藍灰色,背部有灰色飾羽;前頸和胸淡栗色;飛羽灰色,尖端黑色;腹面淡灰色。喙黑色,下喙基部淡灰色;眼先藍灰色至欖黃色;虹膜鉛灰色至黃色;跗蹠綠黃至紅色。
黃頸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雄鳥由額、頭頂、後頸(包括飾羽)至背和尾羽暗石灰色;下頰和喉乳白色,頸側鮮黃色,喉中央有一深栗色縱紋,向下較寬;胸部飾羽為乳褐色和軟皮色相間之縱斑;腹部石板灰色。雌鳥背面褐色較深,腹面淡褐色。喙赤褐色,先端和下喙前半部黃色;跗蹠暗褐色。
臺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生。地下部具球形之塊根。葉基生,3-4片,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花序纖細,上半部密生小花。花白色;唇瓣成3裂片;側裂片橫向伸展,絲狀。

大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額和頭頂至後頸黑褐色,體背褐色有粗大黑斑點;眼先顏色會因季節而不同;喉、胸淡黃白色,中央有暗褐色縱紋;喙至頸側有一條黑色縱紋;頸側黃褐色,密佈黑褐色細橫紋;腹部淡黃褐色。喙黃褐色;腳黃綠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