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71.8762 ms
共 2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山明水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山水秀麗,風景優美。宋.黃庭堅〈驀山溪.鴛鴦翡翠〉詞:「眉黛斂秋波,儘湖南、山明水秀。」《水滸傳.第五回:》「正行之間,貪看山明水秀,不覺天色已晚。」也作「山清水秀」、「水秀山明」。
|
胸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思想境界,指志趣、氣度、抱負等。漢.王充《論衡.別通》:「故夫大人之胸懷非一,才高知大,故其於道術,無所不包。」《宋史.卷四二七.道學傳一.周敦頤傳》:「黃庭堅稱其『人品甚高,胸懷灑落,如光風霽月。』」也作「胸襟」。
|
一絲不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釣桿上一條釣絲都不掛。宋.黃庭堅〈僧景宣相訪寄法王航禪師〉詩:「一絲不掛魚脫淵,萬古同歸蟻旋磨。」
|
頑石點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石點頭注音︰ㄕˊ ㄉ|ㄢˇ ㄊㄡˊ漢語拼音︰shí diǎn tóu釋義︰即「頑石點頭」。見「頑石點頭」條。
01.宋.黃庭堅〈曉賢師續佛壽頌〉:「出家兒不費秋毫力,講得天雨花,說得石點頭。」
|
頭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比喻意緒、心緒。宋.黃庭堅〈次韻王稚川客舍〉詩:「身如病鶴翅翎短,心似亂絲頭緒多。」
|
不屑一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煩苛,必不斥眾君子為流俗,而社稷蒼生將有賴焉。嗚呼!豈非天哉!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黃庭堅〈跋范文正公帖〉。
(2) 王荊公:王安石(西元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老人,宋臨川人。博覽強記,工書畫,尤善詩,而文詞簡練。神宗時為相,改革政治,銳行新法,因反對者眾多,沒有成功。封荊國公,卒諡文。
(3) 懷刺:身懷名片。刺,名片、名帖。
(4) 濂溪:周敦頤(西元1017∼1073),字茂叔,宋道州營道人。著《太極圖說》及《通書》,為宋理學之開山祖,二程皆其弟子,世稱濂溪先生,卒諡元公。
(5) 恚:音ㄏㄨㄟˋ,怨恨、憤怒。
(6) 六經:指《詩》、《書》、《禮...
|
涔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天光陰晦的樣子。宋.黃庭堅〈送杜子卿歸西淮〉詩:「雪意涔涔滿面風,杜郎馬上若征鴻。」
|
胸有丘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在動筆繪畫前,心中早已有了深遠的意象。宋.黃庭堅〈題子瞻枯木〉詩:「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風霜。」後比喻思慮深遠,胸懷遠大。「丘」文獻異文作「邱」。《官場現形記》第十一回:「畢竟戴大理胸有邱壑,聽了此言,恍然大悟道:『是了!是了!我好好的一個缺,就葬送在他這幾句話上了!』」
|
等量齊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等量齊觀」的「等」、「齊」都有等同、相同的意思,所以這句成語就有一齊、同等看待的意思。清代況周頤在《蕙風詞話.卷三.劉仲尹參涪翁得法》中表明,他並不完全贊同元好問說劉仲尹詩學習黃庭堅而得法這個論點,以為只是學涪翁而意境稍變而已。文中就用了這句成語。況周頤認為劉氏雖然是學法於黃庭堅,但兩人詩中的境界則大不相同。好比林木佳勝,黃庭堅的詩能夠鬱蒼聳秀,即便不經意的地方,也像老幹杈枒一樣,沒有一根醜枝。而劉仲尹的詩蒼秀大概可以與黃庭堅相似,但在不經意處的杈枒,則不及庭堅遠甚!這就好像兩人同樣寫景,有一個添加了朦朧明月來增加韻味,補寫了雨露而轉具濕潤的感受。對詞的意境可以稍作改變,但怎麼可以說兩個人的...
|
丘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比喻深遠的意境。宋.黃庭堅〈題子瞻枯木〉詩:「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風霜。」《浮生六記.卷四.浪遊記快》:「而觀其或亭或臺,或牆或石,或竹或樹,半隱半露間,使遊人不覺其觸目;此非胸有丘壑者斷難下手。」後亦用以比喻心中有數。《官場現形記》第一一回:「畢竟戴大理胸有丘壑,聽了此言,恍然大悟道:『是了!是了!』」也作「邱壑」。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