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6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長命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端午節時,繫在兒童手臂、手腕,懸在兒童胸前或臂上,掛在蚊帳、搖籃等處用以消災祈福的五采絲線或絨線。民間以為青、紅、白、黑四色象徵東、南、西、北四方,黃色象徵中央,於端午節繫此五采絲線,可以免除瘟病,使人長壽健康。也稱為「百索」、「避兵繒」。
|
四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四方會集。唐.張九齡〈荔枝賦〉:「華軒洞開,嘉賓四會。」《老殘遊記二編》第六回:「六祖隱於四會獵人中,常吃肉邊菜,請問肉鍋裡煮的菜算葷算素?」
|
大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大城鎮。如:「通都大邑」。《書經.多士》:「今朕作大邑于茲洛,予惟四方罔攸賓。」
|
方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方之內,即國內。《史記.卷一○.孝文本紀》:「方內安寧,靡有兵革。」三國魏.鍾會〈檄蜀文〉:「今邊境又清,方內無事,蓄力待時,併兵一向。」
|
四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四方鄰國,泛指天下。《詩經.大雅.崧高》:「揉比萬邦,聞于四國。」漢.鄭玄.箋:「四國,猶四方也。」
|
敕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告誡、警示。《漢書.卷四五.息夫躬傳》:「天之見異,所以敕戒人君,欲令覺悟反正,推誠行善。」唐.韓愈〈元和聖德〉詩:「敕戒四方,侈則有咎。」
|
省方觀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巡視四方,觀察民情風俗。《周書.卷三○.竇熾傳》:「得一睹誅翦鯨鯢,廓清寰宇,省方觀俗,登岳告成,然後魂歸泉壤,無復餘恨。」也作「省方觀民」、「省俗觀風」。
|
狂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狂妄放蕩。《列子.天瑞》:「有人去鄉土,離六親,廢家業,遊於四方而不歸者,何人哉?世必謂之為狂蕩之人矣!」
|
宣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宣旨慰勞。《陳書.卷三.世祖本紀》:「甲寅,分遣使者宣勞四方。」《北史.卷九八.蠕蠕傳》:「明帝臨西堂,引見阿那瓌及其叔伯兄弟五人,升階賜坐,遣中書舍人穆弼宣勞。」
|
付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交付、給與。《書經.康王之誥》:「皇天用訓厥道,付畀四方。」明.陸采《懷香記》第八齣:「十載蘭閨承侍,緊隨身,不少離。朝夕深蒙付畀,凡百知喫。」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