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恭敬的。如:「祗頌學祺」、「祗請尊安」。《南史.卷四○.黃回傳》:「回既貴,祗事戴明寶甚謹。」
2.適、僅、只。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詩:「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祗相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改變物體運動狀態(靜止或運行速度)的效能稱為「力」,計算單位為「牛頓」。如:「動力」、「向心力」、「離心力」、「地心引力」。
2.人和動物體內筋肉運動所產生的效能。如:「臂力」、「體力」。《詩經.邶風.簡兮》:「有力如虎,執轡如組。」
3.一切事物所具有的效能或作用。如:「火力」、「風力」、「水力」。
4.才能、能力。如:「智力」、「實力」、「理解力」、「量力而為」。
5.權勢。如:「權力」。《孟子.公孫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
6.以力氣供人役使的僮僕。如:「苦力」。
7.姓。如宋代有力起。
8.二一四部首之一。
盡力、拚命。如:「力爭上游」。《漢書.卷九五.南粵傳》:「樓船力攻燒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浸漬。《玉篇.水部》:「淹,漬也。」《楚辭.劉向.九歎.怨思》:「淹芳芷於腐井兮,棄雞駭於筐簏。」唐.韓偓〈春盡日〉詩:「柳腰入戶風斜倚,榆莢堆牆水半淹。」
2.滯留、停留。《楚辭.屈原.離騷》:「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唐.孟浩然〈贈王九〉詩:「日暮田家遠,山中勿久淹。」
3.水分長時間附著在皮膚上,而令人感覺不舒服。如:「胳肢窩被汗淹得難受。」
深入、精通。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體性》:「平子淹通,故慮周而藻密。」《新唐書.卷一一二.王義方傳》:「淹究經術,性謇特,高自標樹。」
浸沒。如:「醃菜時要讓水淹過菜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此、這麼。如:「偌大的房子。」元.關漢卿《魯齋郎.楔子》:「小人不敢要偌多銀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恍惚」條。
1.彷彿、好像。如:「恍如隔世」。宋.蘇軾〈滿江紅.清潁東流〉詞:「相看恍如昨,許多年月。」《紅樓夢》第三回:「這個人打扮與眾姑娘不同,彩繡輝煌,恍若神妃仙子。」
2.突然、猛然。如:「恍然大悟」。《醒世恆言.卷四.灌園叟晚逢仙女》:「秋公聽說,心下恍悟道:『恁般說,莫不這位小娘子是神仙下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地方政府的行政區域名稱。在縣之下,村之上。如:「鄉鎮」。
2.城鎮以外耕地較多,人口較不稠密的地區。如:「鄉村」、「窮鄉僻壤」。
3.泛指地區、處所。漢.曹操〈卻東西門行〉:「鴻雁出塞北,乃在無人鄉。」唐.陳子昂〈麈尾賦〉:「始居幽山之藪,食乎豐草之鄉。」
4.祖籍、出生地或長期居住過的地方。如:「家鄉」。唐.李白〈靜夜思〉詩:「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5.稱來自同省縣的人。如:「同鄉」、「老鄉」。
6.某種境界或狀態。如:「醉鄉」、「夢鄉」、「溫柔鄉」。
1.同一鄉里的。如:「鄉親」、「鄉兄」。
2.故鄉所有的或所出產的。如:「鄉產」、「鄉味」。唐.賀知章〈回鄉偶書〉詩二首之一:「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1.從前、往日。《荀子.正論》:「天下厭然,與鄉無以異也。」
2.方位、方向。《韓非子.內儲說上》:「夫矢來有鄉,則積鐵以備一鄉。」
1.朝向、面向。《左傳.僖公三十三年》:「秦伯素服郊次,鄉師而哭。」《漢書.卷四○.張良傳》:「雒陽東有成皋,西有殽黽,背河鄉雒,其固亦足恃。」
2.趨向、傾向。同「嚮」。《漢書.卷一○.成帝紀》:「民彌惰怠,鄉本者少,趨末者眾,將何以矯之?」
昔日、以前。《論語.顏淵》:「鄉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剛好、正好。如:「恰好」、「恰如」、「恰到好處」。唐.杜甫〈南鄰〉詩:「秋水纔深四五尺,野航恰受兩三人。」
2.適當、合適。如:「恰當」、「恰如其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愚笨、痴傻。如:「憨痴」、「憨笑」。
天真、樸實。如:「憨直」、「憨厚」、「憨態」、「憨狀可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餘留下來的。通「剩」。《新唐書.卷二○一.文藝傳上.杜甫傳》:「殘膏賸馥,沾丐後人多矣。」
1.只管。宋.晏幾道〈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鍾〉詞:「今宵賸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2.多。宋.辛棄疾〈賀新郎.踏入門前柳〉詞:「鳥倦飛還平林去,雲肯無心出岫。賸準備、新詩幾首。」元.曾端〈端正好.一枕夢魂驚套.二煞〉:「飽養雞豚,廣栽桃李,多植桑麻,賸種粳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因欣喜而在臉上露出快樂表情,或發出喜悅的聲音。如:「玩笑」、「嬉笑」、「微笑」。《論語.憲問》:「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
2.譏笑、嘲笑。如:「見笑」、「恥笑」。《孟子.梁惠王上》:「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唐.韓愈〈調張籍〉詩:「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致贈時,希望對方接受的敬辭。如:「笑納」。《水滸傳》第二回:「特地使小校送些薄禮,酬謝大郎不殺之恩,不要推卻,望乞笑留。」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