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40.62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汲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引水的通道。《三國志.卷一七.魏書.張郃傳》:「郃絕其汲道,擊,大破之。」《明史.卷一七八.項忠傳》:「日遣兵薄城下,芻草,絕汲道。」
悶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了使人昏悶不能發聲及動作的香料。如:「使悶香、下毒藥,是下流無恥的手段。」
法相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佛教宗派之一。因其創始人玄奘常住慈恩寺,故也稱為「慈恩宗」。玄奘到印度留學,從戒賢大師學習瑜伽行派的典籍,回國後將之翻譯。由其弟子加以傳揚,而形成一宗派。其學說主要在闡明一切現象。因心識才存在;無心識則無現象之理。唐武宗滅法,因典籍慘遭毀從此一蹶不振。也稱為「唯識宗」。
玉石俱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論賢愚、善惡、好壞,同時受害,盡皆毀滅。參見「玉石俱」條。晉.慕容鍾〈傅檄青州諸郡討辟閭渾〉:「有能斬送渾首者,賞同佐命,脫履機不發,必玉石俱摧。」
炷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香。宋.周密《乾淳歲時記.元正》:「先詣福寧殿龍墀及聖堂炷香。」《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每日清晨,在神堂前過,只在門外略略瞻禮,叫小童進去炷香完事。」
野無遺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政治清明,人盡其才。參見「野無遺賢」條。《周書.卷三八.蘇亮等傳.史臣曰》:「既林而訪阮,亦牓道以求孫,可謂野無遺才,朝多君子。」
金銀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祭拜時燒化給鬼神、祖先的紙張,有金紙和銀紙兩種。金紙形式多種,主要是為了配合所祀神佛位階不同而設計的。銀紙則分為大銀和小銀兩種,大銀限於先祖忌辰或人死亡時使用,而小銀則是在普渡、祭拜先祖及陰鬼時化。
柳戶花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妓院。妓女聚居的地方。元.馬致遠〈青杏子.世事飽諳多套.怨別離〉曲:「柳戶花門從瀟灑,不再蹅,一任教人道情分寡。」《孤本元明雜劇.神仙會.楔子》:「此女子還是有仙風道骨,不肯隨俗同塵,每夜香告天,不願居於柳戶花門。」也作「柳門花戶」、「花門柳戶」。
時異勢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代不同,世事隨之差異。明.李贄《書.卷三.雜述.先行錄序》:「不獨此也,舉一人而言,在仲由則為當行,而在冉求則為不當行矣,蓋時異勢殊,則言者變矣。」清.黃宗羲〈霍丘名宦錄序〉:「即使起公于九原,復理當日之墜緒,時異勢殊,吾知其有所不能也。」也作「時異事殊」。
避火浴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李勣縱火林,欲殺徐敬業,敬業殺馬剖腹,藏臥其中,因而全身染滿馬血,得以免遭火難,安然無恙的故事。見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一二.語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