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09.38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溟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溟海和渤海,泛指大海。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胡為慕大鯨?輒擬偃溟渤,以茲悟生理,獨事干謁。」
耳目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門首焉。龍門十寺,觀遊之勝,香山首焉。香山之壞久矣。樓亭騫崩,佛僧暴露。士君子惜之,予亦惜之;佛弟子之,子亦之。頃予為庶子、賓客,分司東都,時性好閒遊,靈跡勝,靡不周覽。每至茲寺,慨然有葺完之願焉。……凡支壞補缺,壘隤覆漏,杇墁之功必精,赭堊之飾必良。雖一日必葺,越三月而就。譬如長者壞宅,鬱為導師化城。於是龕像無燥濕陊泐之危,寺僧有經行宴坐之安,遊者得息肩,觀者得寓目。關塞之氣色,龍潭之景象,香山之泉石,石樓之風月,與往來者耳目一時而新。
矜名嫉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誇耀自己的名聲而嫉妒賢能。漢.崔寔〈政論〉:「其達者或矜名嫉能,善策不從己出,則舞筆奮辭,以破其義。」也作「矜名妒能」。
搖吻鼓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人逞口舌之能,搬弄是非。宋.陳亮〈辯士傳序〉:「一時鮮廉寡之徒,往來乎其間,搖吻鼓舌,勸之以勢,誘之以利。」也作「搖脣鼓舌」。
衡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循正道而行。《孟子.梁惠王下》:「一人衡行於天下,武王之。」也作「橫行」。
枉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違背、歪曲正道。宋.業適〈故知樞密院事資政殿大學士施公墓誌銘〉:「進退以義,士之節也;枉道于進,士之也。」
多華少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離開他。」後來「華而不實」被用來比喻虛浮而不切實際。此外,在《國語.晉語四》中,可以看到「華而不實,也」這句話。事情發生在春秋時,秦穆公設宴款待晉公子重耳,在宴會結束後對臣子們所說的話。秦穆公認為,一個人徒具華麗的外表,而沒有實際內容,是可的。在這裡「華而不實」,同樣有虛浮而不切實際的意思。
首屈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首屈一指」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高斯得〈次韻不浮弟自金陵相過〉詩(據《堂存稿.卷七》引)老夫睡眼方昏花,夢中忽聞歌〈棣華〉。暮春逢此晴雨好,足慰飄零少陵老。知君重踏東華塵,先訪雪堂老師兄。大篇鏗鍧1>來扣寂,讀之宛如花萼集。花殘誰復倚欄干?黃鶴催歸呼子安2>。此花當屈第一指,徐娘3>風情窗uS可喜。詩成共賦豈厭多,惠連何不偕羊何?古來難并良與美,報答春光一盛旨。勿云數見恐不鮮,勿憂相煎荳萁然!我今已信天行止,小馮當門乃吾意。一春花惱只顛狂,行樂最怕功名妨。杜牧尋春遲有悔,且須十日澆磊隗。 〔注解〕 (1) 鏗鍧:音ㄎㄥ ㄏㄨㄥ,形容文詞鏗鏘有力。 (2) 子安:神仙名。傳...
恚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牽掣妨礙。南朝梁.蕭子良《竟陵王集.卷二.淨住子淨行法門.大忍惡對門》:「忍惡罵無辱,忍撾打無恚礙,忍貪欲無愛著。」
頑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無氣節。《史記.卷五六.陳丞相世家》:「然大王能饒人以爵邑,士之頑鈍嗜利無者亦多歸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