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舉直錯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釋義2 出處3 翻譯4 近義5 反義6 造句 釋義舉,任用。錯,廢置。枉,不正直。形容在上位者能舉用賢才,捨棄小人。 出處論語為政: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翻譯哀公問:怎樣使人心服?孔子說:以正壓邪,則人心服;以邪壓正,則人心不服。(任用正直的人,罷黜邪惡的小人,則百姓就會心悅誠服。) 近義選賢與能 知人善任 唯才是用 反義滄海遺珠 造句舉直錯枉是政治清明與否的重要關鍵,為政者不可不慎。
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文治教化。漢.劉向《說苑.卷一五.指武》:「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文選.束晳.補亡詩六首之六》:「文化內輯,武功外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邪惡不正的人事物。如:「矯枉過正」。《論語.為政》:「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水滴石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林玉露》中記載一個故事:張乖崖當崇陽令時,因為發現管理府庫的官吏夾帶一文錢出來,於是判處杖刑,但是他不服,張乖崖就提筆寫下判例:「雖然每天只偷一文錢,但一千天之後就有一千文錢,日積月累就會變成為數可觀的一筆錢,就像用繩子磨擦木頭久了也會斷,水不間斷的滴在石頭上也會有穿透的一天。」
高枕無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n ān qǐn釋義︰猶「高枕無憂」。見「高枕無憂」條。 01.《漢書.卷九四.匈奴傳》:「故北狄不服,中國未得高枕安寢也。」 02.晉.陶潛《搜神後記.卷三.形魂離異》:「夫大愕,便入。與婦共視被中人,高枕安寢,正是其形,了無一異。」 參考詞語︰高枕安臥注音︰ㄍㄠ ㄓㄣˇ ㄢ ㄨㄛˋ漢語拼音︰gāo zhěn ān wò釋義︰猶「高枕無憂」。見「高枕無憂」條。 01.漢.王充《論衡.順鼓》:「久雨不霽,試使人君高枕安臥,雨猶自止。止久,至於大旱,試使人君高枕安臥,旱猶自雨。」 參考詞語︰高枕無虞注音︰ㄍㄠ ㄓㄣˇ ㄨˊ ㄩˊ漢語拼音︰gāo zhěn wú yú釋義︰虞,憂慮。「高枕無...
楚楚可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楚楚可人注音︰ㄔㄨˇ ㄔㄨˇ ㄎㄜˇ ㄖㄣˊ漢語拼音︰chǔ chǔ kě rén釋義︰卓越出眾,令人滿意。見「楚楚可憐」條。 01.清.無名氏《人中畫.附錄.風流配.第四回》:「司馬玄看見新婿風流年少,楚楚可人,將他初來詣考一片驕矜不服之氣,先消了八九。」
驟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突然,亦含有意外的意思。《文明小史》第二二回:「楊道臺係初到省的人員,驟然署了美缺,同寅中就有許多人不服。」
置之度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難蘇學士》:「(東坡)別了馬太守回衙,想起荊公囑付要取瞿塘中峽水的話來,初時心中不服,連這取水一節,置之度外。」
狼狽不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獲得回響而殺了涼州刺史韋康,並接收其部眾,後來更自稱征西將軍。韋康的舊部屬楊阜、姜敘、梁寬、趙衢等人不服馬超,便合謀奪回政權。楊阜和姜敘先起兵於鹵城,馬超率部隊前往攻打,久攻不下;梁寬、趙衢則趁馬超出兵之後,緊閉冀城大門,以致於馬超不得入城。一時之間,馬超進退不得,處境十分窘迫,只好前往漢中,投靠張魯。「狼狽不堪」即可能從此處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處境窘迫,進退兩難。或比喻身心疲憊困頓。
心直口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死報國,偏偏你只顧兒女私情,愧對國家的託付,也毀壞自己的家族名聲,使呂氏世代都成了千古罪人。」呂師孟不服氣地挖苦文天祥說:「丞相你曾上疏奏請皇上斬殺我這個叛逆,現在為什麼不親自動手呢?」文天祥又罵道:「朝廷沒能將你們這樣的叛賊處死是失刑,但奇怪的是你們居然也還有臉見人?我的確恨不得親自動手!雖然以目前情勢你們可以輕易殺了我,但我一點都不怕,殺了我反是成全我當大宋忠臣!」一旁的人見他在這樣的局勢下居然還能正氣凜然、無所畏懼地說出這番話,都不禁動容,還有人轉述給伯顏聽,伯顏於是稱讚說:「文丞相心直口快,男子心。」「心直口快」是直接摘於典源的成語,用來形容個性直爽,說話不隱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