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4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秋毫無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雖為霸,實失天下心,故曰其彊易弱。今大王誠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誅!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義兵從思東歸之士,何所不散!且三秦王為秦將,將秦子弟數歲矣,所殺亡不可勝計。又欺其眾降諸侯,至新安,項王詐阬秦降卒二十餘萬,唯獨邯、欣、翳得脫,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彊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愛也。大王之入武關,秋豪無所害,除秦苛法,與秦民約法三章耳,秦民無不欲得大王王秦者。
反脣相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到指責不服氣,反過來對對方加以計較、譏斥。《漢書.卷四八.賈誼傳》:「婦姑不相說,則反脣而相稽。」《聊齋志異.卷一一.段氏》:「連詬斥之,輒反脣相稽。」也作「反脣相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滿、不服氣。《說文解字.心部》:「怏,不服懟也。」《戰國策.趙策三》:「辛垣衍怏然不悅曰:『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
寡不敵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逸周書.卷九.芮良夫》1>厲王失道,芮伯陳誥,作芮良夫。芮伯若曰:「予小臣良夫稽首謹告:天子惟民父母,致厥道,無遠不服;無道,左右臣妾乃違。……古人求多聞以監戒,不聞,是惟弗知,爾聞爾知,弗改厥度,亦惟艱哉!后2>除民害,不惟3>民害,害民乃非后,惟其讎4>。后作類5>,后弗類6>,民不知后,惟其怨。民至億兆,后一而已,寡不敵眾,后其危哉!……」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孟子.梁惠王上》。 (2) 后:君王。 (3) 惟:思考、思量。 (4) 讎:音ㄔㄡˊ,通「仇」,仇怨。 (5) 類:法則、榜樣。 (6) 類:相似。〔參考資料〕 《孟子.梁惠王上》曰:「鄒人與楚人戰,則...
憤憤不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中氣惱、不服。[例]員工對上級違背公平原則的作法憤憤不平,正蘊釀抗爭行動。 △忿忿不平
指手畫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話時揮動手腳。亦有指點、辱罵、抨擊之意。《初刻拍案驚奇》卷三○:「那太湖邊人都是會水的,救得上岸,還見將仕指手畫腳,揮拳相爭,到夜方定。」《儒林外史》第一二回:「他又不服氣,向著官指手畫腳的亂吵。」也作「指手劃腳」。
蘭芷漸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漸,浸;滫,臭水。「蘭芷漸滫」本指蘭芷浸在臭水中。典出《荀子.勸學》:「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後比喻受惡質感染而為人唾棄。如:「交朋友要謹慎小心,不然蘭芷漸滫就後悔不及了。」
重整旗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藥山一聽,就說:「快點燈來看!」洞山和尚對此事的評語是:「這位僧人是領悟了藥山大師的心意,但就是不服。」法燈和尚說:「當時藥山大師不要要求點燈,只要問那位僧人:『到底小牛犢是生公牛還是母牛?』然後代他回答說:『是雙胞胎。』」圓悟佛果禪師表達對此事的看法說:「藥山大師本來放線垂釣,要釣大鯨魚(即看看有無具慧根者)。那位出答的僧人,果然激起三千尺高浪。洞山和尚一眼看穿,千里呼應;法燈和尚倒是把這件事的始末重新觀察了一次,提出了新的看法。就好像軍隊重整旗鼓,重新裝備甲冑,再行出發一樣。
反脣相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到指責不服氣,反過來譏斥、責問對方。清.俞樾《古書疑義舉例.誤增不字例》:「於是知不善讀書而率臆妄改,皆與古人反脣相譏也。」也作「反脣相稽」。
將士用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官與士兵無不服從命令。《三國演義》第三八回:「將軍承父兄遺業,兼六郡之眾,兵精糧足,將士用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