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1.941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名譽、名聲。如:「名望」、「聲望」、「德高望重」。《三國演義》第八三回:「陸遜年幼望輕,恐諸公不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若、如果,表示假設。《荀子.勸學》:「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之不近,庶人不服。」宋.蘇軾〈留侯論〉:「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後可以就大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置於名詞前,作音節的襯字。如:「有夏」、「有清」。《韓非子.五蠹》:「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
睥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斜著眼睛看人,表示傲然輕視或不服氣的意思。也作「俾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淡漠。《韓非子.解老》:「所謂廉者,必生死之命也,輕恬資財也。」《晉書.卷四九.謝鯤傳》:「莫不服其遠暢,而恬於榮辱。」
咬文嚼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儒林外史》第九回:「後來聽見這些獃事,本東自己下店,把帳一盤,卻虧空了七百多銀子。問著:又沒處開消;還在東家面前咬文嚼字,指手畫腳的不服。」
口誅筆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張岱,字宗子、石公,號陶庵,明末清初浙江山陰人。張岱不僅長於文學,且長於史學,重要的著作是《石匱書》。此書張岱寫了近五十年才脫稿,花了很大的心血。但是,有些看過此書的大老認為,《石匱書》雖然寫得很好,但是沒有順應潮流擁戴東林學派,恐怕不合時宜,張岱心中十分不服,在〈與李硯翁〉的信中強調了言論自由的重要,他認為,有健全的輿論才有健全的政治。又引到宋代呂祖謙的話:「見辱於市人,越宿而已忘;見辱於君子,萬世而不泯。君子所以口誅筆伐於蓽門圭竇之間,而老奸巨滑心喪膽落,得恃此權也。」意思是說:被一般人羞辱,過一晚就忘了;被君子羞辱,一輩子也忘不了。這就是君子為什麼要常用言語和文字來揭發、譴責老奸巨猾的人...
日薄西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解釋3 同義詞4 反義詞5 例句 出處李密陳情表:「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解釋太陽將要落山,形容黃昏的景象。另有比喻瀕臨死亡之意,或比喻事物臨近衰亡。薄,破近。 同義詞夕陽西下、氣息奄奄、風中殘燭 反義詞旭日東昇、如日中天、春秋鼎盛 例句老人家不服輸,即使日薄西山,仍奮力散放最後一絲光彩。
負荊請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負荊請罪目錄1 出處2 故事2.1 解釋3 詞義3.1 相似詞3.2 相反詞4 例句 出處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故事藺相如原來只是一個家臣,後來在澠池盟會上,使用計謀,“完璧歸趙”,為趙國立了大功,趙王拜他為相;但大將軍廉頗很不服氣,幾次要羞辱他,藺相如為了團結以大局為重,極力回避。廉頗知道後,便敞開衣服,露出肉體負荊。跟著賓客到藺相如門前謝罪。最後與藺相如和好,成為為“刎(用刀割脖子)頸之交”。背著荊條請求對方處罰。 解釋比喻主動認錯求罰,賠禮道歉。 詞義 相似詞肉袒負荊 相反詞 例句他知道昨天錯怪了妹妹...
無所適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傷,憂愁必然接著到來;沒有兵患卻築城,必會被敵人據守。』既然會被敵人據守,又何必完成它呢?擔任官職而不服從君命,是不敬;把敵人可以據守的城池築得堅固,是不忠。一個失去忠敬的臣子,還拿什麼事奉國君?希望您能夠以修養德行的方式來鞏固宗子的地位,又有甚麼城池比得上呢?」士蒍退下後,又感慨地賦詩明志,詩云:「如今國家混亂的情勢,就像破舊狐裘上的毛一樣紛亂,一個國家有了好多位君主,我真不知該聽從誰的命令才好!」典源又見《左傳.宣公十二年》。言楚國與晉國交戰,楚莊王見到晉軍聲勢浩大,本想退兵,但是臣子伍參力主迎戰,並分析敵情說:「晉國的執政者是新上任的,不能發布號令。他的副手先縠剛愎不仁,不肯聽從命令。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