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14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吳燈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 吳燈山,1954年生,雲林縣北港鎮人。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曾任國小教師28年,現任高雄市兒童文學寫作學會理事。師專時即開始投稿,三十多年來筆耕不輟,曾出版作品數十冊,包括散文、傳記小說、童話、少年小說、語文教育、親子教育、勵志書等。其作品淺易、深入淺出,處處洋溢著生命的光與熱,是兒童、青少年的優良讀物。 寫作觀點 我手寫我心,污濁人生,物慾橫流,文學似一道清流,滌人心扉,開啟智慧,為文之道當思有益人心,才可長可久,最忌無病呻吟,隨波逐流,失去當初寫作的志向。 著作 《七個小精靈》─精靈,是孩子最神往的對...
揮毫立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倚馬可待」之典源,提供參考。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1> 桓宣武2>北征,袁虎3>時從,被責免官。會須4>露布文5>,喚袁倚馬前令作。手不輟筆6>,俄7>得七紙,殊可觀。東亭在側,極歎其才。袁虎云:「當令齒舌閒得利。」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魏志》。 (2) 桓宣武:桓溫(西元312∼373),字元子,東晉龍亢(今安徽省壤遠縣西北)人。初拜駙馬都尉,定蜀,攻前秦,因破姚襄有功,官至大司馬,與前燕慕容垂戰於枋頭,大敗而還。後廢廢帝,立簡文帝,陰謀篡奪,威勢顯赫,未果而卒。諡宣武侯。 (3) 袁虎:袁宏(西元328∼376),字彥伯,東晉陽夏(今河南省太康)人...
肅然增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肅然起敬」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肅然起敬」典源作「肅然增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規箴》中有一則記事:淨土宗始祖慧遠大師,在廬山講學,當時他雖已老邁,依然講論不輟。他看到弟子中有人怠惰了,就說道:「桑榆之光,理無遠照;但願朝陽之暉,與時並明耳。」說自己像桑榆上的落日餘暉,已經不久人世,但弟子們就像初昇的朝陽,光熱與時俱增,希望弟子們能夠把握青春年少,及時努力。慧遠說完後,就拿起佛經,繼續登座說法。那些高材生看慧遠雖老,卻仍賣力講論,就非常莊嚴地增加了恭敬之心,因此更加努力。後來「肅然起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因受感動而莊嚴地興起欽佩恭敬之心。
開花結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物開花,結成果實。引申為努力有了回報。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元氣論》:「腹中無滓穢,但有真精元氣,淘汰修鍊不輟,自然開花結實矣。」也作「開花結果」。
朝經暮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早上讀經書,晚上讀史書。形容勤奮不輟的鑽研學問。《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一出》:「真個此人朝經暮史,晝覽夜習,口不絕吟,手不停披。」《孤本元明雜劇.孟母三移.楔子》:「雖然是居蓬蓽苫茅茨,你若是朝經暮史,那其間須有個稱心時。」
釋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梁書.卷五一.處士傳.庾詵傳》:「晚年以後,尤遵釋教,宅內立道場,環繞禮懺,六時不輟。」《西遊記》第三八回:「元帥,近聞你得了性命,皈依釋教。」
倚馬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倚馬可待」之典源,提供參考。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1> 桓宣武2>北征,袁虎3>時從,被責免官。會須4>露布文5>,喚袁倚馬前令作。手不輟筆6>,俄7>得七紙,殊可觀。東亭在側,極歎其才。袁虎云:「當令齒舌閒得利。」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魏志》。 (2) 桓宣武:桓溫(西元312∼373),字元子,東晉龍亢(今安徽省壤遠縣西北)人。初拜駙馬都尉,定蜀,攻前秦,因破姚襄有功,官至大司馬,與前燕慕容垂戰於枋頭,大敗而還。後廢廢帝,立簡文帝,陰謀篡奪,威勢顯赫,未果而卒。諡宣武侯。 (3) 袁虎:袁宏(西元328∼376),字彥伯,東晉陽夏(今河南省太康)人...
亂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兵亂、戰事。《國語.晉語八》:「自穆侯以至于今,亂兵不輟。」
肅然生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肅然起敬」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肅然起敬」典源作「肅然增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規箴》中有一則記事:淨土宗始祖慧遠大師,在廬山講學,當時他雖已老邁,依然講論不輟。他看到弟子中有人怠惰了,就說道:「桑榆之光,理無遠照;但願朝陽之暉,與時並明耳。」說自己像桑榆上的落日餘暉,已經不久人世,但弟子們就像初昇的朝陽,光熱與時俱增,希望弟子們能夠把握青春年少,及時努力。慧遠說完後,就拿起佛經,繼續登座說法。那些高材生看慧遠雖老,卻仍賣力講論,就非常莊嚴地增加了恭敬之心,因此更加努力。後來「肅然起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因受感動而莊嚴地興起欽佩恭敬之心。
不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放下、不放開。《淮南子.說山》:「執而不釋,馬氂截玉。」
2.不解除、不消散。《楚辭.屈原.九章.涉江》:「心絓結而不解兮,思蹇產而不釋。」《後漢書.卷八六.南蠻西南夷列傳.西南夷》:「土氣多寒,在盛夏冰猶不釋,故夷人冬則避寒,入蜀為傭。」
3.不捨去、不放棄。晉.陸機〈漢高祖功臣頌〉:「馬煩轡殆,不釋擁樹。」
4.解釋不了,說不通。晉.陸機〈演連珠〉五○首之二三:「是以南荊有寡和之歌,東野有不釋之辯。」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