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9.613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昕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早晚。引申指整天。《明史.卷二三四.雒于仁傳》:「耽彼麴糱,昕夕不輟。」
悠然自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態從容,心情閒適的樣子。宋.陸游〈中丞蔣公墓誌銘〉:「得屋優庇風雨,頹垣壞甃,悠然自適,讀書旦暮不輟。」也作「悠然自得」。
幾無僅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絕無僅有」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絕無僅有」意思是只此一個,絕無其他。宋代文人蘇軾曾上書給神宗皇帝,陳述自己的意見,希望神宗能廣結人心、固守法紀。文章一開始先說自己日前因上書表達買燈一事的意見,而冒犯皇上,自知罪不可赦,在家聽候發落。原本以為會被處以極刑,沒想到事情就此平息。因此非常感激皇上的恩德與善解,了解皇上是個願意改過、從善如流的人,這種美德是堯舜禹湯等古代聖王所力行不輟的,秦漢以降任何皇帝都無法做到,因此皇上可說是千年來唯一能追隨古代聖王的賢君,是絕無僅有的。後來「絕無僅有」這句成語,用來形容極為稀少。
日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每日的生活記錄。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三:「黃魯直有日記,謂之家乘,至宣州,猶不輟書。」《官話指南.卷二.官商吐屬》:「我作的那本日記,得把他修飾好了。」
力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努力學習。如:「他力學不輟,終於拿到博士學位。」
勸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荀子》篇名。東周戰國荀子著。全文論述求學的重要性,勉人為學精進不輟,應以達到聖人之境界為終。
褕衣甘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華服美食,苟偷一時的安樂。《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農夫莫不輟耕釋耒,褕衣甘食,傾耳以待命者。」
瞿然起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肅然起敬」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肅然起敬」典源作「肅然增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規箴》中有一則記事:淨土宗始祖慧遠大師,在廬山講學,當時他雖已老邁,依然講論不輟。他看到弟子中有人怠惰了,就說道:「桑榆之光,理無遠照;但願朝陽之暉,與時並明耳。」說自己像桑榆上的落日餘暉,已經不久人世,但弟子們就像初昇的朝陽,光熱與時俱增,希望弟子們能夠把握青春年少,及時努力。慧遠說完後,就拿起佛經,繼續登座說法。那些高材生看慧遠雖老,卻仍賣力講論,就非常莊嚴地增加了恭敬之心,因此更加努力。後來「肅然起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因受感動而莊嚴地興起欽佩恭敬之心。
桓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觴,該中心其後改稱<文英館>,改名後,陳千武仍然擔任館長,至一九八七年退休。退休至今,陳千武仍然創作不輟,履行著自己的寫作計劃,同時擔任靜宜大學駐校作家,與青年學生在校園內談詩論文,恍如當年自己與楊逵、張文環的忘年情感,激萌他不竭的創作動力。 評價:  陳千武作為一個跨越世代及跨越語言的台灣作家,戰後勤學中文,創作新詩、小說、兒童文學與翻譯不輟,創作力豐富。曾獲吳濁流文學獎、洪醒夫文學獎等多種獎項。著有詩集(媽姐的纏足)等多本,小說集(獵女犯),...
於梨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河》,回臺灣探親時即在《皇冠》雜誌連載,並在電臺「小說選播」節目中播出,於一九六三年出版。返美後筆耕不輟,一九六七年代表作《又見棕櫚,又見棕櫚》出版,獲嘉新文藝獎小說獎。被譽為「無根的一代」文學代表作。一九六八年起在紐約州立大學奧本尼分校遠東系任教中國文學、中文會話,中文作文等課程。一九七七年又任該校中文研究部主任(半年),一九八零年兼任交換計劃顧問。曾回中國大陸探親旅遊。1975年與第一任丈夫返中國訪親,隨後為文讚美共產主義,在冷戰及內戰的架構下,被國民黨視為「投共」,禁止於梨華回台並封殺其作品,至1987年解除。創作...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