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倚馬可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1> 桓宣武2>北征,袁虎3>時從,被責免官。會須4>露布文5>,喚袁倚馬前令作。手不輟筆6>,俄7>得七紙,殊可觀。東亭在側,極歎其才。袁虎云:「當令齒舌閒得利。」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魏志》。 (2) 桓宣武:桓溫(西元312∼373),字元子,東晉龍亢(今安徽省壤遠縣西北)人。初拜駙馬都尉,定蜀,攻前秦,因破姚襄有功,官至大司馬,與前燕慕容垂戰於枋頭,大敗而還。後廢廢帝,立簡文帝,陰謀篡奪,威勢顯赫,未果而卒。諡宣武侯。 (3) 袁虎:袁宏(西元328∼376),字彥伯,東晉陽夏(今河南省太康)人。有逸才,為桓溫記室,太元初,官東陽太守。...
手不釋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手中總是拿著書卷。比喻勤奮好學。三國魏.曹丕〈典論.自敘〉:「雖在軍旅,手不釋卷。」《文明小史》第八回:「他本是手不釋卷的人,到了此時,甚覺無聊得很。」也作「手不輟卷」。
肅然起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肅然起敬」典源作「肅然增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規箴》中有一則記事:淨土宗始祖慧遠大師,在廬山講學,當時他雖已老邁,依然講論不輟。他看到弟子中有人怠惰了,就說道:「桑榆之光,理無遠照;但願朝陽之暉,與時並明耳。」說自己像桑榆上的落日餘暉,已經不久人世,但弟子們就像初昇的朝陽,光熱與時俱增,希望弟子們能夠把握青春年少,及時努力。慧遠說完後,就拿起佛經,繼續登座說法。那些高材生看慧遠雖老,卻仍賣力講論,就非常莊嚴地增加了恭敬之心,因此更加努力。後來「肅然起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因受感動而莊嚴地興起欽佩恭敬之心。
攀龍附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晉書.卷七一.熊遠列傳》:「時所謂三善者,王法所不加;清論美其賢;漸相登進,仕不輟官,攀龍附鳳,翱翔雲霄。」
絕無僅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絕無僅有」意思是只此一個,絕無其他。宋代文人蘇軾曾上書給神宗皇帝,陳述自己的意見,希望神宗能廣結人心、固守法紀。文章一開始先說自己日前因上書表達買燈一事的意見,而冒犯皇上,自知罪不可赦,在家聽候發落。原本以為會被處以極刑,沒想到事情就此平息。因此非常感激皇上的恩德與善解,了解皇上是個願意改過、從善如流的人,這種美德是堯舜禹湯等古代聖王所力行不輟的,秦漢以降任何皇帝都無法做到,因此皇上可說是千年來唯一能追隨古代聖王的賢君,是絕無僅有的。後來「絕無僅有」這句成語,用來形容極為稀少。
愛不釋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釋義3 3.用法4 4.義近.義反4.1 義近4.2 義反5 5.例句 1.出處 文康.兒女英雄傳三五回︰「他看了也知道愛不釋手。」 2.釋義 喜愛得捨不得放手。釋︰放開。 3.用法 形容喜愛至極。 4.義近.義反 義近 愛不忍釋、愛不輟手 義反 棄若敝屣、視如糞土 5.例句 摸著這個青花瓷,有種愛不釋手的感覺。
累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層積聚集。《淮南子.說林》:「累積不輟,可成邱阜。」《初刻拍案驚奇》卷四:「到家,其兄解潛軍功累積,已為大師,相見甚喜,贈以四婢。」
唱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以詩詞互相酬答。[例]他們自組詩社,以文會友,朝夕唱和,吟誦不輟
銳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量的減少。《北史.卷五六.魏收傳》:「積年,床板為之銳減,而精力不輟。」
證嚴法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持蘭若,但法師最終還是留在花蓮,並展開慈濟會務。多年來證嚴法師領導慈濟基金會,推動社會慈善、講道著述不輟。證嚴法師自立修行清規,自力更生,直到今天,靜思精舍所有的開銷,仍是常住二眾弟子做蠟蠋、豆粉和出版品來維持的,從沒動用到慈濟基金會一分一毫的善款。(註1,2) 重要獎項與榮譽1986年─全國好人好事代表。1989年─吳三連基金會社會服務獎、台美文教基金會社會服務獎。1991年─菲律賓麥格塞塞獎社會領袖獎。(Ramon Magsaysay Award for Community Leadership)。1994年─世界國...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