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因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因、緣由。《水滸傳》第二六回:「小人並然不知前後因地,忽于正月二十二日在家,只見開茶坊的王婆來呼喚小人,殮武大郎屍首。」也作「因依」。
如雷在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夜號哭,忠烈動人,某今借與你十萬雄兵,命姬輦為帥,即日救楚。……某乃姬輦是也,官封大將軍之職,主公呼喚,不知有甚差遣?令人報復去,道是俺姬輦來了也。〔卒子報科云〕姬輦到。〔姬輦做見科云〕主公喚姬輦,那廂1>使用。〔申包胥2>云〕久聞元帥大名,如雷貫耳。今蒙大王憐愍敝國,肯發救兵,有勞元帥領兵前赴,真乃小官萬幸。 〔注解〕 (1) 那廂:這邊、這裡。 (2) 申包胥:生卒年不詳。春秋時楚國大夫。本姓公孫,名包胥,因封於申,故號申包胥。
當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職掌。元.孫仲章《勘頭巾》第二折:「今日升廳,坐起早衙,張千,喚將當該司吏來。」元.孟漢卿《魔合羅》第三折:「張千云:『當該司吏,大人呼喚。』」
顧犬補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見野兔,趕緊呼喚獵狗捕捉;丟失了羊,立刻修補羊圈。語本《戰國策.楚策四》:「見菟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比喻在事情緊急或出了差錯時,才開始設法補救。如:「他做事情總是心不在焉,禍到臨頭才要顧犬補牢。」
千喚萬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再呼喚,頻頻催促。《五燈會元.卷一五.智門祚禪師法嗣》:「口羅舌沸,千喚萬喚,露柱因甚麼不回頭?」也作「千呼萬喚」。
叫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對他人繁瑣呼喚己名,所發出不耐煩的怒詞。如:「你叫什麼叫,叫魂哪!」
貢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場中的主考官。元.楊顯之《瀟湘雨》第二折:「妾身是今場貢官的女兒,父親呼喚,須索見去。」
巴都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武士、勇士。譯自蒙古語。元.鄭光祖《老君堂.楔子》:「巴都兒來報,大王呼喚,不知有何將令。」也作「八都魯」。
六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雜劇中家僮的通稱。元.鄭廷玉《金鳳釵》第三折:「張千云:『六兒,相公呼喚你哩!』」元.無名氏《百花亭》第一折:「六兒云:『莫說我家官人,連六兒也惶恐惶恐。』」
相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互相呼喚。如:「採茶的男女總喜歡在山間相喚歌唱。」唐.韋應物〈聽鶯曲〉:「東方欲曙花冥冥,啼鶯相喚亦可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