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6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古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雲為尊,古龍特意結交他們,還替他們代筆了幾部。他的作品,中外融鑄,如王度廬《鶴-鐵五部曲》和《野性的呼喚》共融於《多情劍客無情劍》,又如《小婦人》融入《歡樂英雄》,《教父》和日本漫畫《帶子狼》融入《流星‧蝴蝶‧劍》,他也在小說滲入散文和新詩的句法,寫出《天涯‧明月‧刀》等小說。直到1979年《英雄無淚》《新月傳奇》完成後才進入衰退階段,創作銳減,代筆橫行。這和古龍興趣轉向編劇,以及健康不佳有極大關係。 著作:著有《浣花洗劍錄 》(1964),《大旗英雄傳》,《絕代雙驕 》(1967),《楚留香傳奇》(鐵血傳奇),《多情劍...
辛波絲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集裡,涉及政治主題的詩作大大減少,處理愛情和傳統抒情詩主題的詩作佔了相當可觀的篇幅。一九五七年,《呼喚雪人》出版,至此她已完全拋開官方鼓吹的政治主題,找到了自己的聲音,觸及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歷史,人與愛情的關係。在〈布魯各的兩隻猴子〉一詩(布魯各Brueghel為十六世紀法蘭德斯畫家,畫作常寓道德與教誨意味,〈兩隻猴子〉為其一五六二年油畫,現藏於柏林達雷姆美術館,畫中二猴被鐵鍊拴於窗台,窗外為安特衛普港口及街景),辛波絲卡將它們和正在接受人類學考試的人類置於平行的位置,透露出她對自然萬物的悲憫,認為它們在地球的處...
遮遮掩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害羞或為躲避他人而閃避躲藏的樣子。《通俗常言疏證.婦女.遮遮掩掩》引《巧團圓》劇:「你看他遮遮掩掩,欲進不進,分明要待我呼喚,方纔近身。」
一呼百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導別人的,是朋友。依據法則做事,謹守職責,不為非作歹的人,是官吏。在人面前,投合對方的心意,對方一呼喚,連聲應諾,這就是奴隸。所以上等的君主以老師為輔佐,中等的君主以朋友為輔佐,而下等的君主是以官吏為輔佐,至於將使國家危亡的君主則是以奴隸為輔佐。後來「一呼百諾」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權勢顯赫,隨從眾多。「一呼百諾」較早的書證如《全唐詩.卷八○七.拾得詩五二首之五○》:「人生浮世中,個個願富貴。高堂車馬多,一呼百諾至。」
百丈懷海禪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自現,如雲開日出。」懷海的作略,如打、笑、喝、舉拂等,和道一相似。他每逢說法下堂,大眾已經出去,卻呼喚大眾,等到大眾回過頭來,他又問︰「是什麼﹖」他這種提醒學人反省的方法,諸方稱為「百丈下堂句」。關於師之公案,較著名者,除「野鴨子」公案外,另有獨坐大雄峰、併卻咽喉、百丈野狐、捲席、再參馬祖等數則。  其最大之貢獻,在糅合大小乘律,制定禪門儀規,即「百丈清規」。為禪宗首創法制。禪宗僧眾以前多半住在律寺,後來參學的人日見其多,感到在律寺中對於說法和住持多有不便,道一才開闢荒山另建叢林,然而還沒有規章制度;懷海乃折衷大小乘的...
一枕槐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於是要他回家鄉探望親人。淳于棼回到家後,發現自己竟仍舊睡在東廂房。送他回來的兩個紫衣使者於是大聲呼喚他的名字,他才從夢中清醒過來。醒來後,看到家裡的僕人拿著掃帚在打掃庭院,之前送他回來的兩個朋友正在洗腳,太陽還沒有下山,喝剩的酒也還放在東窗下,一切都沒有改變。沒想到才作一會兒夢,卻好像經歷了一輩子,於是他將剛才的夢境告訴了兩個朋友,並且回到大槐樹下。他們發現樹下有個蟻穴,挖開一看,穴中布置竟如同夢裡所見的大槐安國一般。自此他從這個夢,領悟到榮華富貴的虛浮,和人世的變化無常。從此一心向道。後來這個故事濃縮成「南柯一夢」,用來比喻人生如夢,富貴得失無常。
謙恭下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謙虛有禮,尊重有才學的人。《舊唐書.卷六二.楊恭仁傳》:「恭仁性虛澹,必禮度自居,謙恭下士,未嘗忤物,時人方之石慶。」《紅樓夢》第一○回:「昨因馮大爺示知大人家第謙恭下士,又承呼喚,敢不違命。但毫無實學,倍增顏汗。」也作「謙遜下士」。
林仙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林仙龍所歸屬的海洋,實際上是「心靈的海洋」。彭瑞金則說,林仙龍是新一代的軍中作家,但來自現實根土的呼喚,還是幫助他走出不同的軍中作家風格。林仙龍兼擅散文和新詩,兩者各具風格互為體現。林燿德(1962~1996,詩人)說,他的詩頗富節奏感,尤其擅長於利用斷句和長句的交織,切斷、遲延或者延長正文的時間和空間,顯現事物內在的涵蘊以及語言與世界的對話關係,自事物的外觀通向深層的意念。
洪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皖南事變後,洪深先後在桂林、重慶、昆明等地導演了《再見吧香港》、《法西斯細菌》(夏衍所作)、《祖國在呼喚》、《草莽英雄》等劇,有力地配合了反對國民黨政府破壞抗戰,破壞團結的鬥爭。抗戰勝利後他回到上海,除在復旦、上海劇專任教外,還編導了《麗人行》、《關不住的春光》等劇目。  洪深與群眾聯系廣泛,為人熱情誠懇,待人平等,他學識淵博,熟悉中外文學和話劇,對中國古典戲曲和民間藝術也有精闢的見解,具有真正人民藝術家的氣質與魄力。  1955年,洪深逝世,時年61歲。 文學風格   洪深寫社會之實,也寫內心之實;他嘗試發掘人物的內...
下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屈尊以下交賢士。《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市人皆以嬴為小人,而以公子為長者能下士也。」《紅樓夢》第一○回:「昨因馮大爺示知大人家第謙恭下士,又承呼喚,敢不奉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