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七孔流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眼耳鼻口皆冒出血來。形容死狀慘烈。《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上》:「教虎精吐出,開口吐之不得,只見肚皮裂破,七孔流血。」
妖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邪怪的法術。《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上》:「如敢故使妖術,須教你一門剷草除根。」《三國演義》第二回:「彼用妖術,我來日可宰豬羊狗血,令軍士伏於山頭;候賊趕來,彼高坡上潑之,其法可解。」也稱為「妖法」。
國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國的君主。《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中》:「和尚師兄,豈不聞古人說:『人過一生,不過兩世。』便只住此中,為我作個國主。」
話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話本話本是指經由"講"和"說"在書寫成文的故事。宋代的說話分為四家:「小說,講經,講史,合生」小說:大多為男女愛情。俠義。神怪的故事講經:為佛經的故事,承襲唐代僧旅的"俗講"(大唐三藏取經詩話)講史:史書中記載的朝代興亡合生:為男女藝人對口表演
妄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便亂說或指荒唐無稽的話。《南史.卷七○.循吏傳.何遠傳》:「卿能得我一妄語,則謝卿一縑。」《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上》:「汝年尚少,何得妄語?」也作「妄說」、「妄言」。
不中抬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識抬舉」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不識抬舉」的「抬舉」,是指別人對自己的看重和禮遇,「不識抬舉」是用來指責人不接受或不自知別人的禮遇優待。見用於《西遊記》第六四回。這一回中提到:唐三藏和徒弟們在西去求經的路上,經過一條佈滿荊棘的路,來到一座古廟前。一陣風吹起,忽然出現了一位老者,把唐三藏帶到一座石屋前,向他說明來意,因為夜晚風清月霽,特請唐三藏來會友談詩。接著又出現了三位老者,各有稱號,對待唐三藏也非常禮遇,邀請他進入石屋飲茶吟詩,然後這五人就著詩興,相和起來了。過了許久,有兩個青衣女童提著一對燈籠,後引著一位仙女,仙女手上轉動著一枝杏花,笑吟吟地走進門。這位仙女原來是杏仙,容貌美...
朱脣榴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嘴脣紅潤,牙齒像石榴子那樣整齊。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中:「兩行盡是女人,年方二八,美貌輕盈,星眼柳眉,朱脣榴齒,桃臉蟬髮。」
何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什麼地方。《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上》:「汝是何方妖怪?甚處精靈?」《紅樓夢》第六六回:「連我也不知道此係何方,我係何人,不過暫來歇足而已。」
詩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宋人所撰有韻文及散文的小說。如《大唐三藏取經詩話》。
龍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傳說為伏羲氏所見的神馬。後亦指駿馬。[例]《西遊記》中的唐三藏就是乘騎白色龍馬,由徒弟伴隨著到西方取經。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