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4.931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機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器械的變動。《墨子.公輸》:「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拒之。」《荀子.議兵》:「固塞不樹,機變不張。」唐.楊倞.注:「機變,器械變動攻敵也。」
委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丟掉。《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上》:「資用器械糧食山積,皆委棄而遁。」
距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積土為闉,以登城攻敵。《孫子.謀攻》:「修櫓轒轀,具器械,三月而後成。距闉,又三月而後已。」
跳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體操器械。由騎術訓練演變而來,初跳真馬,後以去頭尾之木馬取代,背部無環,用皮革包裹,高低可調節。男子比賽時縱向放置,女子比賽馬橫向放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用來治眼病的器械。《北史.卷八四.孝行傳.張元傳》:「其夜夢見一老翁,以金鎞療其祖目。」
隨時制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因時制宜」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所謂「制宜」,義為採取適當措施,如「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事制宜」等詞語,是說當時、地、事各種條件產生變化時,就要採取不同的措施來因應。其中「因時制宜」見於《淮南子.氾論》。作者以為,古時的法律制度不能適用於今日,古時的武器在今日也不合用,是以「法度者,所以論民俗而節緩急也;器械者,因時變而制宜適也」。也就是說:法律制度應順應民俗而隨時調整,武備、兵器應依據時局變遷而因應改良。後來「因時制宜」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根據不同時期的情況,採取合宜的措施應對。
番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舊日用來稱呼外國人。《儒林外史》第三九回:「那番子性野,不知王法,就持了刀杖器械,大打一仗。」
籃球的由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ith和他們處的不錯。 麻省的冬天在十一月就開始下雪,室外運動不得不停止,但當時的室內運動只有體操與器械操,學員們覺的無聊而無精打采。有一天,春田大學體育系主任高力克博士找Naismith問說:學員們是因為沒有適當的運動才如此無精打采,所以你去動點腦筋,想一種能引起同學活動興趣的室內團體運動,讓大家快活起來。於是他想起小時候曾玩過一種叫「趕鴉子上架」,兩夥人用一個卵石,看誰能把卵石先丟進一個凹洞裡就算嬴,他以足球代替卵石,並從市場工人裝梨子的動作中啟發靈感。於是以梨桶釘在室內運動場兩端,二樓凸出懸空的走廊外緣,由於懸廊有...
跳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體操運動。在跳箱上做跨跳、翻滾、撐越等初步簡易的訓練動作,為輔助體操的一種器械運動。[例]老師根據每個人跨越的姿勢來評定跳箱這個項目的成績。 ◎
精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訓練精良的部隊。《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即令諸將擊齊,而自以精兵三萬人,南從魯出胡陵。」《三國演義》第五三回:「整點精兵器械,出城迎敵。」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