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利韁名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遍習五經,是一位儒者。班嗣雖然也學儒術,但更喜好黃老之學。有一次桓譚想向班嗣借黃老之書,班嗣知道了就回覆說︰「黃老之學崇尚清虛無為,不受世俗所羈絆,與儒學完全不同。你今日已經習慣孔孟的仁義之道,被世俗名利的韁鎖所束縛,敬服周公、孔子的遺範,推崇顏淵、閔子騫的德行,既然你眷戀不捨儒家的禮教,又何必讓黃老之學困惑你呢?」在參考資料中,另有漢.東方朔〈與友人書〉,年代雖比所引典源為早,但因出處不明,故置於參考資料。後來「名韁利鎖」這個成語用來比喻人因名利的羈絆而不得自由。
稟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下屬對上級回覆。《三國演義》第二一回:「吾面過君,又蒙丞相鈞語。今別無他議,公可速回,為我稟覆丞相。」也作「稟復」。
牛心古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脾氣固執,性情古怪。《紅樓夢》第二二回:「婆娘回覆了賈政。眾人都笑說:『天生的牛心古怪。』」也作「牛心左性」。
回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收到請帖的人,回覆給對方的帖子。如:「帖子上附有回帖。」
活虎生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生龍活虎」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朱熹是南宋的理學家,《朱子語類》這本書記載他與門人弟子間的對話。其卷九五收錄了學生與他討論北宋理學家程顥的一篇文章〈定性書〉,這是程顥在鄠縣作官時,回覆給當代鴻儒張載的一封信,討論「定性」的問題。朱熹告訴學生,所謂定性就是定心,學習任何事都要先將心定下來,心若有紛擾,任何方法都無法學得好,這就是《大學》裡所說的「知止而後有定」。不然有如果像龍虎般的活力,更是難以掌握。後來「生龍活虎」就被用來比喻活潑勇猛,生氣勃勃。
白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是問問,沒有要求回覆的意思。《紅樓夢》第七二回:「別說請大夫來吃藥,我看不過白問一聲兒身上覺怎麼樣,他就動了氣,反說我咒他病了。」
批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級回覆下級的批示公文。元.李行道《灰闌記》第三折:「哥哥不勞分付,只要到府時,早些打發我批迴。」《喻世明言.卷二六.沈小官一鳥害七命》:「將畫眉給還沈昱,又給了批迴,放還原籍。」也作「批回」。
回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覆信函所需的郵資。如:「只要附上回郵,便可得到一本精美的桌曆。」
書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信函。《西遊記》第三一回:「到了國中,遞了書子,那國王就請師父降妖,取回公主。」《儒林外史》第一二回:「宦成依舊搭船,帶了書子,回湖州回覆兩公子。」
上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覆,比較謙遜的用語。元.喬吉《金錢記》第一折:「小生姓韓,名翃,字飛卿,煩你與小生在那嬌娘根前道個上覆咱。」《三國演義》第六七回:「松大喜,看了密書中言語,謂細作曰:『上覆魏公,但請放心,某自有良策奉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