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謙謙君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謙虛有禮、嚴以律己的人。《易經.謙卦.象曰》:「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鏡花緣》第八七回:「閨臣阿妹是謙謙君子,如此回覆,卻也省了許多脣舌。」
簡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簡要單純、不複雜。如:「他只簡單地回覆了幾句話,就不願再說了。」《孽海花》第二八回:「但是我這次要寫信給你,還不僅是為了這兩個簡單的目的。」
坐立不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二刻拍案驚奇》卷一○:「走一個到朱家去看,見說兒子不曾到家,倒叫了娘子去,一發不解。走來回覆眾人,大家疑惑,就像熱盤上蟻子,坐立不安。」
體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稿:〈體罰可以致命: 倡議立法禁止體罰兒童〉,2006年3月1日。</ref>顯示,有效回覆的5,049名成人、2,062名12至17歲兒童之中,有約44%父母曾對孩子施行體罰;約32%發生於過去一年內;約22%發生於過去一星期內。進行研究的學者倡議改革香港法律,提出禁止一切兒童體罰、強制對施虐父母進行輔導等建議。 新加坡新加坡的中學允許對一些嚴重違反學校規條的青少年男生施行「藤條打屁股」(不鞭打小童和女學生)的處罰。 韓國(南朝鮮)體罰在初中和高中甚至小學都已常態化,多由男性教員對男學生行使。李文烈的《我們...
次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眉目、頭緒。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他明日回話,必有個次第。」《水滸傳》第一七回:「太守問我賊人消息,我回覆道:『未見次第,不曾獲的。』」
答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回覆、回答
外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稱姊妹的兒子。唐.杜甫〈奉送二十三舅錄事之攝郴州〉詩:「徐庶高交友,劉牢出外甥。」《初刻拍案驚奇》卷八:「前日褚敬橋回覆道:『叫外甥們就來,如何至今不見?』」也稱為「外男」、「外生」、「外甥男」。
回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覆的音信。《三國演義》第八八回:「卻說孟獲在帳中專望回音,忽報有二人回了。」《初刻拍案驚奇》卷六:「明日來討回音罷!」
審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審查處理。《金史.卷一一.章宗本紀三》:「求直言,避正殿,減膳,審理冤獄,命奏事於泰和殿。」《福惠全書.卷二.蒞任部.堂規式》:「堂上公事,及審理詞訟,如有尊客賜顧,聽事吏須婉詞回覆。」
名韁利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遍習五經,是一位儒者。班嗣雖然也學儒術,但更喜好黃老之學。有一次桓譚想向班嗣借黃老之書,班嗣知道了就回覆說︰「黃老之學崇尚清虛無為,不受世俗所羈絆,與儒學完全不同。你今日已經習慣孔孟的仁義之道,被世俗名利的韁鎖所束縛,敬服周公、孔子的遺範,推崇顏淵、閔子騫的德行,既然你眷戀不捨儒家的禮教,又何必讓黃老之學困惑你呢?」在參考資料中,另有漢.東方朔〈與友人書〉,年代雖比所引典源為早,但因出處不明,故置於參考資料。後來「名韁利鎖」這個成語用來比喻人因名利的羈絆而不得自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