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2.49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撮鹽入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鹽入水中,很快便溶解消失。比喻立刻消滅無蹤。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有鬼有鬼,撮鹽入水。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元.楊文奎《兒女團圓》第二折:「有鬼無鬼,撮鹽入水,待走過去,我先喝他一聲。」
席不及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班固〈答賓戲〉(據《文選.卷四五.設論》引)蓋聞聖人有一定之論,烈士有不易之分,亦云名而已矣。故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夫德不得後身而特盛,功不得背時而獨彰。是以聖哲之治,棲棲遑遑,孔席不(暖),墨突不黔。由此言之,取舍者昔人之上務,著作者前列之餘事耳。另可參考:《文子.自然》
腐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割去男性罪犯生殖器官的刑罰。《文選.卷四一.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最下腐刑極矣。」唐.李善.注:「蘇林曰:『宮刑腐臭,故曰腐刑。』」也稱為「宮刑」。
三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道教仙譜至高的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三神君。《紅樓夢》第一四回:「那道士們正伏章申表,朝三清,叩玉帝。」
尋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尋找歡樂。多指追逐淫靡聲色。《水滸後傳》第三八回:「這賤人沐了太上皇帝恩波,不思量收拾門頭,還在這裡尋歡買笑,睬他怎的?」
如律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按照律令辦事。漢代公文末多用此三字,後道教的符令加以襲用,置於末句作為驅遣。三國魏.陳琳〈為袁紹檄豫州〉:「布告天下,咸使知聖朝有拘逼之難,如律令。」《英烈傳》第五○回:「未及半個時辰,恰見一連三四個,都一般披了髮,叉了劍,口中念念有詞,喝聲道:『如律令!』只見一個紅葫蘆,早有許多盔甲、軍馬,分著青、黃、赤、白、黑五方旗號,倒將出來。」
無聊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潦倒失意而無所依靠。《晉書.卷一二七.慕容德載記》:「太上皇帝蒙塵於外,征東征西亂兵所害。惟朕一身,獨無聊賴。」
切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切割除掉。[例]李太太上星期到醫院動手術,把子宮肌瘤切除了。
內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道家的修養方法。指收斂精神,氣集於丹田,斷絕一切雜念。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一七.太上老君內觀經》:「內觀之道,靜神定心,亂想不起,邪妄不侵。」
玉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玉製的書札。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七.玉札》:「此金簡玉札出自太上靈都之宮,刻玉為之。」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