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80.252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天衣無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簡子,簡子問揖讓、周旋之禮焉。對曰:「是儀也,非禮也。」簡子曰:「敢問何謂禮?」對曰:「吉也聞諸先大夫子產曰:『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經,而民實則之。則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氣,用其五行。氣為五味,發為五色,章為五聲,淫則昏亂,民失其性。是故為禮以奉之。……」註解:(1)簡子:趙鞅,生卒年不詳,春秋末晉國人。趙武之孫,正卿。卒謚簡。(2)子產:公孫僑,字子產,春秋時鄭國大夫。其人博洽多聞,長於政治,為政寬猛並濟。時當晉、楚爭霸,鄭處兩大國之間,子產能事大以禮,而不苟徇其欲,晉、楚皆敬憚之。及卒,孔...
難能可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蘇軾〈荀卿論〉(據《蘇東坡全集.應詔集.卷九》引)1>子路2>之勇,子貢3>之辯,冉有4>之智,此三者,皆天下之所謂難能而可貴者也,然三子者,每不為夫子之所悅。顏淵默然不見其所能,若無以異於眾人者,而夫子亟稱之,且夫學聖人者,豈必其言之云爾哉?亦觀其意之所嚮而已。夫子以為後世必有不足行其說者矣,必有竊其說而為不義者矣。是故其言平易正直,而不敢為非常可喜之論,要在於不可易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一四.記文》。 (2) 子路:仲由(西元前542∼前480),字子路,一字季路,春秋魯國卞(今山東省泗水縣東)人,字子路,一字季路。孔子弟子,性好勇、事親孝。仕...
賓至如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左傳.襄公三十一年》載:春秋時,鄭國大夫子產隨同鄭伯出訪晉國。那時正值魯襄公去世,晉侯以此為藉口不接見他們。子產便差人將使館的外牆拆掉,把車馬、物品安置進去。晉國大夫士文伯知道後,趕緊跑來勸阻說:「我國為防盜賊,保護賓客的安全,才建造了這座使館,還特地把外牆加高、增厚,讓來訪的諸侯使臣無後顧之憂。如今您破壞它,雖然您的僕從可以保護您,但別國的賓客要怎麼辦?我國為各諸侯的盟主,為了接待諸侯使臣而建造這座堅固的使館。如果一直有人破壞它,我國要如何是好?因此我國君差遣我來問您這麼做的原因。」子產回答說:「我們鄭國是個小國,夾在幾個大國之間,時有紛擾,沒什麼安寧的日子可過,所以按時來進貢財物。到了...
欲罷不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論語.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想要停止卻做不到。三國魏.嵇康〈答向子期難養生論〉:「上以周孔為關鍵,畢志一誠;下以嗜欲為鞭策,欲罷不能。」
廬山真面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廬山三面臨水,煙雲瀰漫,千巖萬壑,氣象萬千,人在山中,難以窺得全面真貌。語出宋.蘇軾〈題西林壁〉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總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比喻不易窺知真相的事物。《野叟曝言》第四七回:「善作詩兮只一家,真屬夫子自道;待野拙細細解出,方見廬山真面目也!」也作「廬山面目」。
歧路亡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吾不知所之6>,所以反也。」楊子戚然變容,不言者移時,不笑者竟日。門人怪之,請曰:「羊,賤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損言笑者,何哉?」楊子不答。門人不獲所命。弟子孟孫陽出以告心都子。……心都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學非本不同,非本不一,而末異若是。唯歸同反一,為亡得喪。子長先生之門,習先生之道,而不達先生之況也,哀哉!」 〔注解〕 (1) 楊子:楊朱,生卒年不詳。字子居。戰國時衛人。其書不傳,僅散見於《列子》、《孟子》諸書中而已。其學說主張「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與墨子的兼愛思想相反。 (2) 亡:音ㄨㄤˊ,失去。 (3) 黨:鄉黨,指鄉里之人。 (4) 豎: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真實、確實。如:「洵屬可貴」。《詩經.邶風.靜女》:「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唐.韓愈〈復志賦〉:「非夫子之洵美兮,吾何為乎浚之都。」
一見如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見如故」的典故可能出自於《左傳》。春秋時,吳國公子季札到鄭國訪問。見到大夫子產,相談甚歡,好像相識許久的老朋友一樣。彼此互贈珍貴禮物,表示深厚的情誼。而在《晉書》中,也有「一面如舊」的說法。晉朝時,吳郡的陸機、陸雲兩兄弟自認為江南名家子弟,相當自負,從不把中原人士放在眼裡。等到入京後,遇到名士張華,與他相處就如舊識般親切,陸家兄弟也非常仰慕他的道德風範,並以老師之禮相待。後來「一見如故」這句成語多用來形容初次見面就相處融洽,如同老朋友一般。
望眼欲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詩千首,俱拋海一邊。白頭吟處變,青眼望中穿。酬答朝妨食,披尋夜廢眠。老償文債負,宿結字因緣。每歎陳夫子,常嗟李謫仙。名高折人爵,思苦減天年。不得當時遇,空令後代憐。相悲今若此,湓浦與通川。
融會貫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朱子語類.卷二七.論語九.里仁篇下》:「曾子偶未見得,但見一箇事是一箇理,不曾融會貫通。然曾子於九分九釐九毫上都見得了,即爭這些子,故夫子告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