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93.7516 ms
共 5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恐懼、害怕。如:「人言可畏」。《易經.震卦.象曰》:「雖凶無咎,畏鄰戒也。」《老子》第七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
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用。漢.王充《論衡.自紀》:「且禮有所不待,事有所不須。」宋.蘇軾〈與范子豐〉六首之六:「昏嫁所須,不可奈何。」
|
無所適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北齊書.卷二三.魏蘭根列傳》:「從行台蕭寶寅討破宛川,俘其民人為奴婢,以美女十人賞蘭根。蘭根辭曰:『此縣界於強虜,皇威未接,無所適從,故成背叛。今當寒者衣之,飢者食之,奈何將充僕隸乎?』」
|
同舟共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醒世恆言.卷二三.金海陵縱欲亡身》:「彌勒遂心生一計,詐言鬼魅相侵,夜半輒喊叫不止。相從諸婢,無可奈何,只得請迪輦阿不同舟共濟,果爾寂然。」
|
付之一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杜牧〈阿房宮賦〉(據《全唐文.卷七四八.杜牧》引)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於南畝之農夫;架梁之椽,多於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於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於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於九土之城郭;管絃嘔啞,多於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1>叫,函谷2>舉3>。楚人一炬4>,可憐焦土。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注解〕
(1) 戍卒:戍守邊疆的兵卒。戍,音ㄕㄨˋ。
(2) 函谷:即函谷關,位於河南省靈寶縣西南的關口。東起崤山,西至潼津,地形至為險要。戰國時為...
|
岌岌可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管子.小問》1>桓公曰:「我欲勝民2>,為之奈何?」管仲對曰:「此非人君之言也,勝民為易。夫勝民之為道,非天下之大道也,君欲勝民,則使有司疏獄3>而謁有罪者償,數省而嚴誅4>,若此則民勝矣。雖然,勝民之為道,非天下之大道也。使民畏公而不見親,禍亟及於身,雖能不久,則人持莫之弒也。危哉!君之國岌乎!」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孟子.萬章上》。
(2) 勝民:言欲勝服於民。
(3) 疏獄:指疏錄獄囚。
(4) 嚴誅:嚴其誅罪。〔參考資料〕 《孟子.萬章上》咸丘蒙問曰:「語云:『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舜南面而立,堯帥諸侯北面而朝之,瞽瞍亦北面而朝之。舜見瞽瞍,其容有蹙...
|
對牛彈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醒世姻緣傳》第三三回:「先生沒奈何的把那四五行書分成兩截教他,教了二三十遍如對牛彈琴的一般。」
|
師心自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適越4>而昔至也。是以無有為有。無有為有,雖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獨且奈何哉! 〔注解〕
(1) 芒:通「茫」,不了解、一無所知。
(2) 成心:成見,即對人事存有主觀之見。
(3) 師:效法、採用。
(4) 越:意當指「越國」。
|
見異思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管子.小匡》桓公曰:「定民之居,成民之事,奈何?」管子對曰:「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民也。不可使雜處,雜處則其言哤,其事亂。是故聖王之處士必於閒燕,處農必就田墅,處工必就官府,處商必就市井。今夫士1>群萃而州2>處閒燕3>,則父與父言義,子與子言孝。其事君者言敬,長者言愛,幼者言弟4>,旦昔5>從事於此,以教其子弟,少而習焉,其心安焉,不見異物6>而遷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肅而成,其子弟之學不勞而能,夫是故士之子常為士。」 〔注解〕
(1) 士:即今之所謂讀書人、知識分子。
(2) 州:聚。
(3) 閒燕:指安靜、清淨之處。或指學校。此處或以「州處」為斷句,「閒燕」屬下句。
(...
|
唾手可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東周列國志》第七回:「此城唾手可得,不意鄭兵相助,又費時日。奈何?」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