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50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息事甯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刻為明,以輕為德,以重為威,四者或興,則下有怨心。吾詔書數下,冠蓋接道,而吏不加理,人或失職,其咎安在?勉思舊令,稱朕意焉。」 〔注解〕 (1) 有司:指官員。官員職有專司,故稱為「有司」。 (2) 殊死:斬首的刑罰。 (3) 案驗:考驗其事,而治其罪。 (4) 條書:分條記錄。 (5) 冀:希望。 (6) 天氣:四時的運行。
大海一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滄海一粟」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蘇軾〈赤壁賦〉(據《蘇軾文集.卷一.賦》引)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鬱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軸轤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1>於江渚2>之上,侶魚蝦3>而友糜鹿4>。駕一葉之扁舟5>,舉匏尊6>以相屬。寄蜉蝣7>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 〔注解〕 (1) 漁樵:捕魚砍柴。 (2) 江渚:江中小陸地。亦指江邊。渚,音ㄓㄨ...
搠筆巡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貧窮的文人沿街賣文。元.王實甫《破窯記》第三折:「老員外怕你因貪富貴,不肯進取功名,佯為遣趕,破窯中搠筆巡街。」元.無名氏《漁樵記》第二折:「則問那映雪的書生安在,便是凍蘇秦也怎生去搠筆巡街!」
西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長安。《文選.班固.西都賦》:「西土耆老,咸懷怨思。」唐.李善.注:「長安在西,故曰西土。」
捉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不屑的意思。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初,謝安在東山居,布衣,時兄弟已有富貴者,翕集家門,傾動人物。劉夫人戲謂安曰:『大丈夫不當如此乎?』謝乃捉鼻曰:『但恐不免耳!』」清.陳維崧〈滿江紅.轟隱家門〉詞:「轟隱家門,捉鼻免、問君何術。」
超逸絕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超然物外,不滯塵俗。《宣和書譜.卷一八.草書.唐.韋權.空鱠帖》:「往昔字學之流,其初筆法安在?惟其胸次筆端超逸絕塵,暗合法度,則其草創便為一物之宗。」
不入獸穴,安得獸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之典源,提供參考。 #《東觀漢記.卷一六.班超傳》(竇)固又遣與從事郭恂俱使西域,鄯善王廣禮敬甚備,後更疏懈。超謂其官屬曰:「寧覺廣志意薄乎?此必有匈奴使來也。」召侍胡詐之曰:「匈奴使來數日,安在?」侍胡具服。超1>悉會其吏士三十六人,酒酣,激怒曰:「不探虎穴,不得虎子。當今之計,獨有因夜以火攻虜,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驚怖,可殄盡2>。鄯善3>破膽,功成事立也。」眾曰:「善。」遂將吏士往奔虜營。超手格殺三人,斬得匈奴使屋類帶副使比離支首及節,明日乃還告郭恂,恂大驚,既而色動。超知其意,舉手曰:「掾雖不行,班超何心獨擅之乎?」恂乃悅。 〔注解〕 (1) 超:班超...
NCSS課程表準的產生背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略了。易言之,即是近來社會科研究報告似乎都不去處理老師該教甚麼?學生該學甚麼?乃至於社會科課程的標準安在等問題。NCSS係針對上述的問題,試圖為二十一世紀美國公民設計一種理想的社會科理想標準,它綜合各家對社會科的看法,歸納出社會科課程標準的設立應該是在解答如下的問題:為了培養公民和豐富他們的文化生活,甚麼樣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和文化知能是被需要?在過去五十年來有很多重要的課程發展機構,曾試圖尋求解決此一懸之已久且爭議多時的問題,因此集合十二位社會科課程方面的專家學者發展此一標準,以解決此一問題。NCSS在發展此一課程標...
改過從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乃下詔曰:「蓋聞有虞氏之時,畫衣冠異章服以為僇,而民不犯。何則?至治也。今法有肉刑三,而姦不止,其咎安在?非乃朕德薄而教不明歟?吾甚自愧。故夫馴道不純而愚民陷焉。詩曰『愷悌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過,教未施而刑加焉,或欲改行為善而道毋由也。朕甚憐之。夫刑至斷支體,刻肌膚,終身不息,何其楚痛而不德也,豈稱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 〔注解〕 (1) 妾:古代女子對自己的謙稱。 (2) 屬:音ㄓㄨˇ,連接。 ◎2《史記.卷一○六.吳王濞列傳》鼂錯為太子家令,得幸太子,數從容言吳過可削。數上書說孝文帝,文帝寬,不忍罰,以此吳日益橫。及孝景帝即位,錯為御史大夫,說上曰:「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
省事寧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刻為明,以輕為德,以重為威,四者或興,則下有怨心。吾詔書數下,冠蓋接道,而吏不加理,人或失職,其咎安在?勉思舊令,稱朕意焉。」 〔注解〕 (1) 有司:指官員。官員職有專司,故稱為「有司」。 (2) 殊死:斬首的刑罰。 (3) 案驗:考驗其事,而治其罪。 (4) 條書:分條記錄。 (5) 冀:希望。 (6) 天氣:四時的運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